香港特首李家超9月23日记者会全文
中评社香港9月24日电(记者 段晓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9月23日下午,在政府总部召开应对疫情指导及协调组记者会,他介绍了香港最新的检疫安排。期间,他还就记者提出的防疫政策、与内地通关等问题作出回应。
以下是记者会发言内容及媒体答问内容:
行政长官:多谢大家今日到政府总部出席“应对疫情指导及协调组”记者招待会。随着确诊数字渐趋平稳,我们平衡多方面因素后,今日公布四个便利来港的措施。
首先,从海外或台湾经机场抵港的人士,检疫安排由现时的“3+4”改为“0+3”;第二,取消旅客在登机前要提交核酸检测的要求,用快速抗原测试取代;第三,取消未完成接种疫苗的香港居民不能登机的限制,他们可以登机回港;第四,“来港易”和“回港易”计划将不设限额,并且适用于内地所有地方和澳门来港人士。这四项措施的生效日期是下星期一,即九月二十六日。
我首先向大家讲解“0+3”的安排。在“0+3”的安排下,检疫酒店会取消,抵港人士可以回家或前往自选的住宿酒店进行三日医学监测,期间可以外出,但有核酸检测的要求。抵港人士在机场接受核酸检测后不需要等候结果,可以立即回家或前往自选的住宿酒店等待核酸检测结果,即test-and-go(“检测放行”),不再需要test-and-hold (“检测待行”)。离开机场后可以自选交通工具,包括公共交通工具,直接回家或前往住宿酒店。第三,在家中或住宿酒店取得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后,将会获发“黄码”三天,即Day 0至Day 2的“黄码”,期间可以外出,但他们在三天“黄码”期间会受现时的“黄码”限制,不能进入会主动核查的处所,即不能进入食肆或酒吧等;但在Day 3,即第三天,如果前一天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他会获发“蓝码”,解除“黄码”的限制,可以进入处所,例如食肆、酒吧,可以饮食。
第二项措施,取消要求在外地登机时提交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改为只需提交24小时内的RAT,即快速抗原测试阴性结果,以便利旅客来港,免除他们现时在外地不容易觅得核酸检测服务的困难。
第三项措施,容许没有完成接种疫苗的香港居民可以登机回港,但他们回到香港后要按现行程序才可以获得“疫苗通行证”。
第四项措施,“来港易”和“回港易”这两个计划将不设限额,并且适用于内地所有地方和澳门来港人士,同样给予他们来港的便利。
我重申特区政府的防疫政策,包括:第一,不躺平,要控制确诊数字,确保医疗系统的负荷力;第二,减重症和减死亡;第三,保护高风险人士,包括“一老一幼”和长期病患者;第四,以科学精准方法识别不同风险级别人士,减低管控的人数和管控的范围,容许最多日常活动和涉及的人数;第五,平衡风险和经济动力,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维护民生活动和香港竞争力,尽量给予社会最大动能和经济活力。
今次几项决定,我们的考虑是基于疫情数据分析,包括由海外来港人士的传播风险不高于,甚至是低于在本地社区的传播风险,并且考虑了民生、经济活动、香港竞争力、入境便利等多方面的因素下,平衡各方面的需要而作出的决定。
政府的抗疫路径:第一,以单一方向为目标。在我们能够管控到疫情走势的情况下,给予最大空间让香港联通世界,社会有最大经济动力,以及减少来港人士的不便,不希望走回头路。政府在过去两个多月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取消航班“熔断机制”,制定“红、黄码”按风险分类管理,由七天检疫改为“3+4”,今日再推出“0+3”的新安排,都是朝着单一方向的目标。
第二是要有序。措施要有序进行,确保每个环节进展顺利,不会带来混乱,包括交通、设施,以及人手配置安排,在不同阶段都需要顺利运作。
第三,对前景态度正面。政府对疫情走势持正面态度,社会在遵守和配合政府措施下,包括共同提高疫苗接种率,尤其是“一老一幼”。遵守和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共同努力,大家对于控制疫情的前景应该持正面态度。
有关“0+3”方案的数据分析和细节,我会请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稍后向大家介绍。之后,我会请运输及物流局林世雄局长向大家讲述机场的交通和配套安排,最后,我会请医务卫生局副秘书长冯浩贤先生讲述有关酒店的过渡安排。我首先请医卫局局长卢教授。
医务卫生局局长:我在此代表特区政府向大家解释今次调整入境防控措施的理据,以及一些实际执行的细节。香港政府是本着“科学为本”和“精准抗疫”的原则以控制新冠疫情。刚才特首已强调了本届政府采取五个基础策略以应对新冠疫情,包括不躺平;减重症、减死亡;保护“一老一幼”;识别风险人士以强化管理;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平衡风险和经济动力,今次调整入境防控措施主要是在这方面着墨。
我们回顾今年Omicron的疫情,由今年年初──二至三月,确诊个案曾经增加至数万宗以上,亦引致了不少人死亡。五月初,疫情回落至低三位数字后,是有回升的迹象。虽然七月中的阳性个案曾经保持平稳,但在八月中再次攀升。最近,个案似乎已经去到顶点,亦有回落迹象。我们回看七月至九月这一波的反弹,透过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采取了很多精准防疫的措施。疫情虽然为我们带来一定的影响,但都是一直受控的。确诊数字到一万宗的顶峰,现时已经开始回落。我们回顾过去这两个多月,在本地措施中已经加强了更精准的防控,包括居家隔离要佩戴电子手环,降低了科兴疫苗的接种年龄至六个月,核酸检测量提升至平均每日十五万(次),差不多是五、六月时的接近三倍,之后亦要求出席宴会的人士要做快速抗原测试,院舍员工两日一次核酸检测,加强转介住院病人至私家医院,亦调整了“疫苗通行证”的要求。但同一时间,虽然疫情是有上升的趋势,特区政府仍然采取了一些优化入境的措施,包括暂缓“熔断机制”,试行改良版的电子健康申报系统,令入境更快捷方便,“红、黄码”识别风险人士,令我们能在八月十二日推行“3+4”的入境检疫政策,亦推行了精简的入境流程,抵港人士在低于一至两个小时内能够离开机场,我们亦调整了机组人员的检疫安排,划一了“临时疫苗通行证”的要求,这种种都反映了特区政府在“精准抗疫”的同时,亦不断提升我们入境措施的便捷,令香港能更快和国际接轨。
在此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这一次的疫情──由七月至九月,之所以和年初的疫情有分别,毫无疑问是我们人口中的疫苗接种(有提升),在此很感谢各方面的人士,包括政府公务员团队、医务卫生局、医管局(医院管理局)、卫生署和很多私营医疗机构的参与,以及所有市民积极支持疫苗接种计划。我们看到第一针的疫苗接种率,由年初的百分之七十,至现时已提升至接近百分之九十四,这比率在全世界是相当高的。更加重要的是,接种第三针的比率,第三针是加强针,由年初的不到百分之十,快速上升到现时接近百分之七十七,这在全世界亦是比较高的加强针比率。我们要特别留意“一老一幼”,这是我们的重点人群,亦关乎我们的医疗系统会否受到冲击,能否维持我们的医疗复常。在十一岁或以下的人士,即是我们的小孩子,疫苗接种率亦由二月初开始接种,快速提升到现时第一针的百分之七十二,而第三针相对是比较低,现时是大约是百分之十六。八十岁或以上的高龄人士的接种比率亦有大幅提升,由第一针的百分之二十增加至现时百分之七十一,第三针的加强针由低于百分之十提升到现时接近百分之五十五,这亦是我们能改善七月至九月疫情的重要原因。我在此很感谢大家的支持,不过我们要强调,现时这个数字未到最理想的阶段,我们希望更好地保护“一老一幼”,便必须继续提升他们的疫苗接种率,特别是他们要达到三针的疫苗接种,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阶段,我们希望十一岁或以下和八十岁或以上的这些高危人士,未来的疫苗接种率、第三针的接种率可以继续提升。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其实新加坡的人口大概是香港的三分之二,不过他们在夏季出现高峰──因为(变种病毒)BA.5,(每日确诊个案)接近两万宗。今次香港在疫情防控上可以看到我们在减重症、减死亡、甚至是减感染方面,都是有一定的成效。我们的住院重症死亡数目,未有很大幅的上升,而BA.5确实是令我们迎来比较严重的一波,比例现时是差不多去到百分之八十,不过在这时,我们的有效繁殖率已经达到低于一,显示未来(确诊个案)数字会减低。另一方面,在我们的社区检测中心检测到的阳性个案比率最近亦有下降趋势,种种都反映今次的Omicron疫情开始受控。
香港要复常其中一样很重要的是我们的医疗系统要复常。我和大家比对一下,我们七月初时曾经估算,当时的估算正正是基于一旦BA.5个案在香港大幅上升,我们会面对比较大的挑战。曾经估算是在七月中时会迎来第二阶段的医管局病床调动计划、应急反应,而去到八月初、八月中时,便会进入第三阶段,甚至去到这个时候,可能我们会面对第四阶段的医管局应变计划。而第四阶段其实是表示我们要动用接近5 000张床,亦可能会有一间指定医院变成新冠防疫治疗医院。不过,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第二阶段(医管局病床调动计划)在七月二十二日开始并采取了措施,当时的病床使用已经超过1 500张,但总体来说,来到九月,我们看到疫情比原先估计快速回落了,我们在八月二十二日采取了第三A阶段的应变措施。根据现时疫情来看,我们不需要进行第四阶段的疫情应变措施,而医管局会很快回复到第二阶段的应变措施,隔离病床数量,即收治的病人数目会减少至2 500名以下,而更重要的是可以恢复八成以上的非紧急服务,不需要太大地影响市民在公营医疗的医疗服务。
除了内部能够将疫情控制和医疗复常,另一个原因我们能够提出调整入境防控措施就是我们看到自从在八月十二日实施了“3+4”入境检疫安排后,抵港人士确实上升了,因为酒店检疫日数减了,数字上升了百分之二十。而同一时间,我们看到输入个案宗数亦有持续下降趋势,由每日平均的195宗,虽然现时每日抵港人士上升但个案数字减至173宗。比例方面,入境的输入个案比例,在每1 000宗入境旅客内大约有33宗确诊个案,比起之前低了,由4.7%跌至3.3%。大家可以看到蓝色线是入境旅客数字,橙色线是过去入境旅客入境后阳性比率,我们看到这段时间有调整并减少,这可能反映全球在疫情方面的数字在下降中,有纾缓的情况。
另一个原因令我们可以考虑调整入境防控措施就是在推出“3+4”的同时,我们推出了“红、黄码”,一个有效管控风险的措施。通过“红、黄码”,我们可以有一个主动措施限制高风险人士进入高风险场所,以控制疫情在社区的传播。由八月十二日推出“红、黄码”和更改至“3+4”措施后,我们的执法人员在执法行动中并无发现任何持“黄码”的人士进入限制进入的场所。而同一时间,在涉及违规的“红码”个案中,我们亦没有找到任何相关抵港人士,即他原本是“黄码”而变成“红码”之后,他们进入了这些高风险场所,我们没有找到这些违规的“黄转红”人士。我们亦看到输入个案并没有影响本地疫情,亦没有为公共医疗系统带来额外压力,所以我们考虑到现在有调整入境防控措施的空间。
现在解释一下我们为什么认为用新的“0+3”措施可以做到风险可控。在现时每1 000名抵港人士中,阳性比率大约为百分之三,换句话说,潜在个案可能有30宗。通过机场核酸检测和医学监察期使用“黄码”限制,减少他们进入社区的风险,我们找到24宗核酸检测(阳性)个案,而可以即时用“红码”限制他们在社区引发传播,“红码”人士是不能够离开其住所,特别是进入高风险场所。而通过最后四日的核酸检测和快速抗原测试,我们称为自行监察,虽然这个时候他们是“蓝码”,但我们仍然会通过第四和六天的核酸检测,很大机会可以把剩余六宗找出来,亦同时即时给予他们“红码”限制,防止他们在社区传播。
在此,我逐条向大家解释“0+3”的安排,由登机前要求(开始)。首先我们简化了登机要求,香港居民如果没有接种疫苗亦可以登机,但因为他们未接种足够疫苗,他们不可以拿到“临时疫苗通行证”,所以他们回港后需尽快接种疫苗。至于非香港居民,他们必须完成疫苗接种或取得医学证明可以豁免(接种)才可登机。有别于之前需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我们现时要求登机旅客要有24小时内进行的快速抗原测试。为了方便整个流程,我们建议他们上机前完成电子健康申报并获得二维码。至于到达机场,我们会采取“检测放行”,即test-and-go,完成核酸检测后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安排交通离开机场。之后七日的观察期有三日的医学监察,即所谓的“0+3”,这三天他们可以居家或住在一般酒店,但他们会接受“黄码”限制,第四天(即以抵港日为零天计,是抵港第三天)早上九时,如果他们翌日的核酸检测是阴性,“黄码”会变成“蓝码”,他们需要隔天做核酸检测,而每日要做快速抗原测试获阴性后才可出外。七日的观察期,抵港日完成核酸检测及三晚的医学监察后,直到第三天的早上九时期间会得到“疫苗通行证”的“黄码”,如果第二天的核酸检测是阴性,“黄码”会变成“蓝码”并开始四晚的自行监测,在这四天内,他的“疫苗通行证”会是“蓝码”,他需要继续做第四和六天的核酸检测和完成直至第七天的快速抗原测试,这些核酸检测可以在社区检测中心、流动采样站或认可私营化验所进行。
这里有个比对,是“3+4”政策和即将实行的“0+3”政策的一个比对。首先是登机前的检测,“0+3”的政策令到我们入境的旅客不需要事先做48小时前的核酸(检测),而是做一个24小时前的快速抗原测试,通过电子申报系统作申报。而登机疫苗接种(要求)亦会更改,香港居民如果未完成接种,他们是可以登机,但来到香港是拿不到“临时疫苗通行证”。机场的检测会由“检测待行”改为“检测放行”。离开机场的交通安排由指定点对点交通,改为公共交通公具或自行安排。强制检疫的要求,由原本三日的检疫酒店,改为不需要定点检疫。而医学监察“黄码”限制,由(抵港)之后的第四至第七天,改为零至第三天,自行监察由原本的第八天至第十天,改为现时的第四天至第七天。核酸检测要在第二、第四、第六天,基本上是隔日做;而快速抗原(测试)就每日去做。至于确诊的隔离安排。其实我们的看法是这些入境人士,当他的风险已经下降至和我们本地居民一样或更低时,我们的确诊隔离的安排便会依循本地个案的安排,换句话说,是可以居家隔离、酒店隔离,或者如果他的居家或酒店条件是不适合,他便会去一些社区隔离设施。这个“0+3”的措施会在九月二十六日,即下星期一的早上六时正实行,我的介绍到此为止。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因应新公布的入境防控措施,我们预计每日经机场出入境的人数会增加,所以政府会和各个公共交通服务营办商保持密切联系,“加班加点”,即是加密班次和延长服务时间,以确保来往机场的公共交通服务充分配合机场运作。
机场巴士方面,巴士公司会加密班次,个别机场巴士路线会由目前只在繁忙时段提供服务,延长服务至非繁忙时段。至于现时来往机场、市区及新界的通宵巴士路线,亦会按需要加强服务。
机场快线方面,港铁上月初已经加密班次,现时为每15分钟一班,港铁会密切留意乘客量,并因应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服务。
的士方面,我们亦会和各个的士商会保持密切联系,务求令到抵港人士可以顺畅地乘搭的士。
总括而言,政府会和机场管理局,以及各公共交通营办商保持密切沟通,做好部署,并密切留意机场的实际使用情况,以便适时调整和进一步加强往返机场的公共交通服务。多谢各位。
医务卫生局副秘书长(特别职务):各位传媒朋友,政策方向和数据分析刚才行政长官和局长已经作出介绍,我简单说明机场和检疫酒店的相关安排。
与上次由七天(强制检疫安排)转换到“3+4”安排有些相似,在未来数天,即九月二十六日前,现行制度仍然维持。换言之,在未来数天,抵港旅客仍然需要乘搭由机场开出的指定检疫酒店专车或指定检疫酒店的士去指定检疫酒店,这个制度仍维持。到九月二十六日早上六时开始会实行新的制度。换句话说,在九月二十六日早上,所有仍在指定检疫酒店检疫的旅客可以有序离开,而这些酒店会变回普通酒店。个别旅客如欲留在同一酒店继续住,他们可自行与酒店商议。按政府与指定检疫酒店的合约规定,如果因为政府政策改变,令这类客人要提前离开,酒店需要退款予有关旅客。在九月二十六日后,有关旅客根据“黄码”制度可以自由出入酒店。
记者:你好。想问“0+3”的安排,是否即是放弃“动态清零”,选择“与病毒共存”?这个政策是否与中央的政策相违背?这些措施是否有事先问过中央?刚才特首说过“不走回头路”的意思,是否代表接下来如果有新一波高峰的话,亦承诺不会再“3+4”,甚至隔离足七天?卢局长上任之前,其实都说过“与病毒共存只会共赴黄泉”,现在确诊过几千宗也选择放宽,现时是否仍然如当初所想?外地进行快测方面,是否自己拍照或留起检测棒给航空公司看看就可以?另外,最后一条问题,“0+3”对于旅客来说,吸引力大吗?因为到埗后不能到餐厅,但外国没有这些限制,旅游业和酒店业预计一些……
行政长官:我想我们要守规矩,因为我们订了两条问题的规矩,要尊重新闻主任订下的规矩,公平一些。每位提问如果由两条变成二十条,真的很难处理。不如你再选定你问哪两条问题?
记者:请你先回答头两条。
行政长官:第一,刚才我说得很清楚,特区政府的五大防疫政策,都是控制确诊数字,目的都是希望整体数字下降——香港没有疫情,当然是我们非常希望达到的目标。我们的做法与国家的防疫目标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强调不躺平、控制确诊数字,保护医疗体系,保护高风险人士如“一老一幼”,我们亦有精准抗疫,这些都是国家的政策。在平衡所有的考虑之下,令我们既可以控制疫情,亦可以给予社会最大的经济活动、民生活动和与国际接轨的空间,符合整体的防疫政策。
第二,防疫政策是特区政府经过全面考虑后作出的决定。
第三,我刚才已指出有三个目标:第一,单一方向,我们希望推进的是在管控好疫情之下,尽量给予空间与世界接轨、联通世界,给予社会最大的经济(动力),保持经济动力和竞争力。当然,这是在目前可预计的情况下,如果有新的变种病毒或有新的疫情变化,当然每个人都没有水晶球可以预测到。按目前监察到的疫情走势,以及香港的实际数据,在目前来说,如果没有任何变化,在我们整个疫情的审视里没有出现突变,我们有信心可以将确诊数字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刚才亦说过,本来我们评估疫情的确诊数字是高于11 000宗,我们的防疫措施以及疫苗接种率,再加上市民多方面的配合,遵守防疫的不同管控措施,令我们可以控制疫情,不但没有超出预算,还在我们的预算之下,亦因为如此,我们有信心在管控疫情方面,如果大家配合、大家遵守,会向正面发展。在这个情况下,我尽量不希望走回头路。
记者:特首你好,有两条问题。第一条,预期疫情在放宽措施后的走向将会如何?如何确保不会影响与内地通关的进程?目前“逆隔离”措施的进展如何?第二条,无论商界和旅游界都迫切希望缩短检疫期至“0+0”,目前政府有没有这个打算(或)时间表?最后会否推出优惠政策,吸引游客和投资者,加强香港的竞争力?谢谢。
行政长官:我们多次说过,与世界接轨以及与内地正常通关往来,两者互不抵触。两方面(我们)都正积极争取。任何可以方便旅客正常往来的(措施),不但对旅客很重要,对香港整体也很重要,所以两方面的联通(我们)都积极争取,(两者)亦无矛盾。在管控疫情时,我刚才已经清楚说明,我们需要尽量把确诊数字推低,甚至如果能推至零,大家将会“拍手”。我们和内地正讨论“逆隔离”的安排,即“前置检疫”的安排,这已经向大家通报过。目前来说,我们正与内地有关官员商讨如何进行。当然,内地在管控疫情方面有一套标准,我们要获得豁免不再在内地进行七天隔离,即“7+3”,必须得到内地同意我们这做法是符合豁免(条件),我们正努力中。但是,即使我们能做到这个“前置检疫”或者“逆隔离”的方案,这和香港疫情数字其实并无直接关系。每一个经过“逆隔离”或“前置检疫”系统进入内地的人士,他已是通过风险的清晰移除,因他已经通过了“7+3”,(分别)只是检疫在香港或者内地进行。因应香港的情况,我们一定要让内地有关人员瞭解和认为我们的安排是符合(要求),我们正努力中。在这个共同理念下,我相信虽然可能需要一点时间讨论实际操作方案,但达到这个共同目标的机会还是存在的。
我刚才已经解释了,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回复到最少的管控和最大的方便。为了达成最大的方便和最少的管控,我们当然要留意疫情变化。正如大家刚才所说,特别在接种疫苗和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方面,根据我们在这一波(疫情)的经验所得,确诊数字是可以压下来的,甚至所减少的数字会比预期更大。在这个走势下,我对控制疫情是乐观的。然而,疫情变化总存在不确定因素,因此只能按疫情走势,希望达到和容许最大的活动空间,我们希望朝这目标去做。
记者:各位,你们好。刚才提到“0+3”的政策,确实可以方便香港人去旅行,但有一些意见认为这个措施始终存在家居监测,未必能吸引海外人士。我们看看海外,譬如新加坡、日本等,未来都会取消所有检疫限制,香港在这方面仍然存在“0+3”,会否觉得太慢?第二,商界刚才提到“0+0”的要求,其实你可否具体一点说大概会在什么时间或什么条件下可以实施“0+0”?会否可能再观察多一个月左右,到十月下旬待“二十大”后有机会再放宽一点?
行政长官:我已解释过,我们希望推出任何措施都是有序的,而且每一次都是按着风险可控的实际情况去推进新措施。当然,如果每一次都顺利推出新措施,我们前进的空间和速度便可以快一点。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按着香港的实际情况推出防疫措施。我们亦要考虑刚才我告诉大家的五个原则,并不是一个原则,五个原则当中,要确保医疗体系可以承受;确诊数字要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保护“一老一幼”,以及平衡风险(与经济动力)。这五个政策方向,为什么我要重新说给大家听?大家考虑(防疫措施)时可能只考虑一个(原则),但希望他们明白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并考虑另外那四项原则,以作出一个整体平衡。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我希望每一次推出(新措施)都顺利而达到效果,在下一次推出措施亦可以更加完善,那么每一次我们按着风险情况顺利推出(新措施),将来会有最大的空间令我们有最大的活动。
记者:你好。政府多次强调要有序、科学地放宽这些措施,但为什么会是三天?为什么不能再少一些?早前很多人提到可以“0+7”,为什么最终选择“0+3”这个方案?仍然维持三日“黄码”这个限制,对于吸引海外旅客来香港的帮助有多大?既然入境可以放宽,本地防疫措施可否再放宽?
行政长官:你刚才的问题,其实我已回答,不过我再重复。我们在考虑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尽量希望给予香港的经济活动最大空间,以及尽量减少旅客来港需要经过检疫措施的不便。整体上我们平衡了所有风险,希望创造最大的空间给予旅客来港,(令他们)觉得方便和吸引,所以我们这次推出了“0+3”。另外,我亦说过,我们推出“0+3”后会观察情况,如果情况如我们所料是有序的,确诊数字亦在可控范围,当然有更多可能性推出更多新措施,(减少)不便或令活动空间更大,这是我多次向大家解释我的防疫政策,以及相关方向目标。
记者:为什么非本港居民需要完成疫苗接种才可以登机?为什么会与内地……
行政长官:我回答你这个问题。很简单,第一,我们鼓励所有人接种疫苗,因为这样对香港的整体防疫,以及医疗系统的负荷能力有帮助;第二,我们有责任照顾香港人,但我们都鼓励其他人士接种疫苗,世界卫生组织亦鼓励所有人接种疫苗,但若某人不接种疫苗,当然我们要取舍,要以保障香港的利益为首位。多谢大家。
中评社香港9月24日电(记者 段晓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9月23日下午,在政府总部召开应对疫情指导及协调组记者会,他介绍了香港最新的检疫安排。期间,他还就记者提出的防疫政策、与内地通关等问题作出回应。
以下是记者会发言内容及媒体答问内容:
行政长官:多谢大家今日到政府总部出席“应对疫情指导及协调组”记者招待会。随着确诊数字渐趋平稳,我们平衡多方面因素后,今日公布四个便利来港的措施。
首先,从海外或台湾经机场抵港的人士,检疫安排由现时的“3+4”改为“0+3”;第二,取消旅客在登机前要提交核酸检测的要求,用快速抗原测试取代;第三,取消未完成接种疫苗的香港居民不能登机的限制,他们可以登机回港;第四,“来港易”和“回港易”计划将不设限额,并且适用于内地所有地方和澳门来港人士。这四项措施的生效日期是下星期一,即九月二十六日。
我首先向大家讲解“0+3”的安排。在“0+3”的安排下,检疫酒店会取消,抵港人士可以回家或前往自选的住宿酒店进行三日医学监测,期间可以外出,但有核酸检测的要求。抵港人士在机场接受核酸检测后不需要等候结果,可以立即回家或前往自选的住宿酒店等待核酸检测结果,即test-and-go(“检测放行”),不再需要test-and-hold (“检测待行”)。离开机场后可以自选交通工具,包括公共交通工具,直接回家或前往住宿酒店。第三,在家中或住宿酒店取得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后,将会获发“黄码”三天,即Day 0至Day 2的“黄码”,期间可以外出,但他们在三天“黄码”期间会受现时的“黄码”限制,不能进入会主动核查的处所,即不能进入食肆或酒吧等;但在Day 3,即第三天,如果前一天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他会获发“蓝码”,解除“黄码”的限制,可以进入处所,例如食肆、酒吧,可以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