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面对复杂国际形势 中国要做好三个工作

杜鹏(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2月3日电(记者 海涵)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日前在人大重阳举办的“2022宏观形势年度论坛”上表示,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要做好中国发展建设、做好对外经济工作、做好对外沟通交流。

  杜鹏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来到了2022年,新冠疫情已经在全球肆虐了两年,对各国政治、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从思想文化上看,经过疫情,各国国内保守主义思想进一步传播,经济压力叠加了一些别有用心的政治鼓动。无论是以欧美发达国家,还是近期一些发展中国家国内,都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大规模的政治抗议甚至是政治暴动现象。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应该怎么看、怎么做?

  首先,做好中国发展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外部风云如何变幻,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中国今年的人均GDP有望超过1.2万美元,在世界范围内看,是1亿人口以上国家中,继美、日、俄后第四个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国家。我们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国内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中国只是刚刚全面脱贫,很多地区建设水平还很落后。“在这里,我希望大型的、带有垄断性质的企业要更多承担起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中国将经济建设好、社会发展好,就稳住了全球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国发展好了,就可以形成一个参考模板,也可以为世界作出更多贡献。当然,中国绝不为了自己经济发展而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中国早在1974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就做过庄严承诺:中国绝不做超级大国,绝不在世界上欺负人家、侵略人家、剥削人家。40多年来,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论坛现场(中评社 海涵摄)

  其次,做好对外经济工作。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在处理国际经济关系时,我们仍要朝着与世界各国之间,建设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经济关系的方向发展。新冠疫情发生后,发展中国家遭到了比发达国家更严重的冲击,这表现为GDP衰退幅度更大,通货膨胀水平更高。很多工业生产能力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国家,还面临口罩、疫苗及相关医疗产品缺失的情况。要知道,很多国家在疫情期间是没有办法开发、生产出相关产品的,这势必需要有能力的国家提供帮助。中国履行将疫苗当作公共产品的承诺,竭尽全力帮助相关国家渡过难关,这是中国的大国责任,是中国对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努力,这是我们在对外经济工作中需要坚持的。

  最后,做好对外沟通交流。世界对中国有各种各样的认识,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误解。中国驻美大使秦刚近日表示,他在美国社会,发现许多人并不懂中国,不懂中文,也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民,但都表现得像“中国问题专家”,比他还懂中国。实际上,这不仅是美国社会的现象,也是国际社会中的普遍现象。世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的确短暂遭受了逆流,但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来看,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仍将越来越紧密,开放包容、多元借鉴、多样一体化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大家园主基调。我们仍要坚持发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增加与世界各国的了解和友谊,寻求利益的汇合点,扩大互利合作,让世界真正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与精彩。

杜鹏(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2月3日电(记者 海涵)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日前在人大重阳举办的“2022宏观形势年度论坛”上表示,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要做好中国发展建设、做好对外经济工作、做好对外沟通交流。

  杜鹏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来到了2022年,新冠疫情已经在全球肆虐了两年,对各国政治、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从思想文化上看,经过疫情,各国国内保守主义思想进一步传播,经济压力叠加了一些别有用心的政治鼓动。无论是以欧美发达国家,还是近期一些发展中国家国内,都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大规模的政治抗议甚至是政治暴动现象。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应该怎么看、怎么做?

  首先,做好中国发展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外部风云如何变幻,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中国今年的人均GDP有望超过1.2万美元,在世界范围内看,是1亿人口以上国家中,继美、日、俄后第四个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国家。我们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国内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中国只是刚刚全面脱贫,很多地区建设水平还很落后。“在这里,我希望大型的、带有垄断性质的企业要更多承担起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中国将经济建设好、社会发展好,就稳住了全球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国发展好了,就可以形成一个参考模板,也可以为世界作出更多贡献。当然,中国绝不为了自己经济发展而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中国早在1974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就做过庄严承诺:中国绝不做超级大国,绝不在世界上欺负人家、侵略人家、剥削人家。40多年来,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