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偏低析:高储蓄并非原因
第一,与劳动者收入占GDP比重较低有关
根据相关研究,在资本、劳动和土地等各类要素中,我国劳动者工资收入占GDP比重仅在30%-50%,而资本收入比重更高,这与许多经济体形成强烈的反差。2022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与人均GDP(85698元)的比值仅为43%,远低于美国80%左右的水平以及全球60%左右的水平。
第二,与发展不平衡问题有关
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仍较大,近年来财产差距也在显着拉大。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283元,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0133元,差距非常大;东部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达1.61。发展不平衡限制了全社会边际消费率的提高,使得全社会消费水平无法得到充分释放。
第三,与我国特定的发展阶段有关
到目前为止,我国仍处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阶段,这个过程最大的特征就是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和房地产投资,从而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经济发展更加侧重于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因此,我们也需要通过大量出口赚取外汇来购买国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所以,在工业化过程中,投资和出口的增速相对更快,消费的增长相对较慢,使得消费占GDP比重偏低。即使我国近几年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基本实现工业化,但仍处于全面实现工业化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主要由投资驱动转向主要由消费驱动仍需要一段过渡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