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防治走在癌症之前

  中评社北京4月18日电/据新华社报导,恶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十年间提升近10个百分点;全国肿瘤登记项目点已覆盖全国99.8%人口;癌症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不断提高;更多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技术进入临床,并逐步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每年4月15日至21日举办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今年迎来第29届。普及防治信息、介绍防治进展、重申防治要点,各地努力推进癌症防控全人群覆盖、全周期管理、全社会参与。

  5年生存率提升近10个百分点 癌症防治体系持续完善

  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上,一组数据被再次提及——恶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由十年前的30.9%提升至40.5%。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肿瘤登记、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全面推进,整体诊疗能力显着提升,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

  聚焦全人群、全周期,我国近年来癌症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形成由国家癌症中心牵头、省级癌症中心为骨干、癌症防治专业机构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参与的全国癌症防治网络;

  全国肿瘤登记项目点覆盖2806个县区、14.07亿人口,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累计为1.8亿人次提供相关服务;

  逐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国家癌症医学中心和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稳步推进,基层能力协同提升;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肿瘤诊疗质控体系和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络日益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