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鞋“链”万商——“鞋博会”上寻新机

4月19日,海外客商走进晋江鞋博会参观。(图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4月23日电/据新华社报导,“从鞋材到配件,从材料到工艺,这里让我们找到新的灵感。”时隔4年再次来到福建晋江,菲律宾鞋业工会理事长王家鹏收获满满。一款“解放双手”的童鞋让他惊叹不已:只需用手轻旋纽扣,鞋带就会自动系上。

  4月19日至22日,第24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在晋江举行,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客商参会,创历史新高。记者在展会上看到,纷至沓来的客商中,既有国内参展商、欧美国家采购商,也有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买家。时隔3年再次举行的鞋博会上,海外客商对采购“中国制造”、寻觅中国商机充满期待。

  连日来,欧美工商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丹丹带着20多个国家的40多家企业逛展会、进工厂,客商们对充满科技感的“中国制造”充满兴趣。

  “在这里,从鞋纺材料到机械设备都应有尽有,即使是中小企业,也有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李丹丹说。

  晋江被誉为“中国鞋都”,纺织鞋服产业集群规模超4000亿元,是世界运动鞋服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在这里,从丝线、布料、鞋底到成品,数以万计企业构成了丰富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也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客商来此淘金。

  此次参展,来自澳大利亚的制鞋商人史蒂文将寻找新材料当作一项重要任务。“一些本地企业展出的‘超临界’材料给了我们新的灵感,未来我们计划将这种材料应用到拖鞋生产中,提升产品对人体关节的保护效果。”史蒂文说。

对海外客商而言,“中国制造”的优势不仅在于配套齐全的原材料,还有高精尖的机械装备。近年来,数字化浪潮方兴未艾,智能装备企业迎来“出海”东风。

  展会现场,一台银白色的巨型设备吸引了许多海外客商的驻足围观纷纷咨询,让晋江市凯嘉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苏义阳应接不暇,仅仅两天时间,企业展出的一款智能鞋机收获30多笔订单,其中海外订单占比过半。

  “这款产品是我们和高校合作,历时三年研发而成,不仅可以节约一半左右人力成本。”苏义阳说,近年来,来自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鞋服企业的订单增多,一季度企业出口额增长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