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传清风
南康调也叫南康卖鸡调,流传至今已有100余年,2015年列入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铁山港区一张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其以方言的口声腔定音调,以白话演唱,独具魅力。
铁山港区纪委监委注重借助特色非遗文化塑“廉风”,将非遗文化和廉洁文化结合起来、一体传承,持续激活本土文化“廉动力”,实现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同步传播廉洁文化。
“我们编撰了包括《反腐倡廉 国泰民安》《打好脱贫攻坚战》等一大批体现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的曲调,奔赴各村各街道演出,每年多达上百场,将清廉之风吹遍大街小巷,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洗礼。”南康调文化传承人廖民彤介绍说。
与此同时,该区纪委监委注重挖掘本土文化的非遗“廉故事”,推动廉洁文化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
“合浦珠还”是当地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2007年入选广西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铁山港区营盘镇的白龙珍珠城,描述了汉代合浦郡守孟尝勤政清廉,使当时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的合浦廉州郡治得以经济复苏,让南珠重还,合浦成为富庶之乡。
在廉政教育基地,区纪委监委将“合浦珠还”的廉洁故事重现,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学习,让清廉理念入脑入心。
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南康调”等非遗文化表演,到廉政基地参观等方式,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同时,该区还把清廉建设纳入政治监督、日常监督、巡察监督内容,向相关单位发出监督提醒函7份,发现并推进整改问题18个,着力推动廉洁教育横向覆盖全体党员干部、纵向直达进村入户到企。
南康调也叫南康卖鸡调,流传至今已有100余年,2015年列入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铁山港区一张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其以方言的口声腔定音调,以白话演唱,独具魅力。
铁山港区纪委监委注重借助特色非遗文化塑“廉风”,将非遗文化和廉洁文化结合起来、一体传承,持续激活本土文化“廉动力”,实现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同步传播廉洁文化。
“我们编撰了包括《反腐倡廉 国泰民安》《打好脱贫攻坚战》等一大批体现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的曲调,奔赴各村各街道演出,每年多达上百场,将清廉之风吹遍大街小巷,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洗礼。”南康调文化传承人廖民彤介绍说。
与此同时,该区纪委监委注重挖掘本土文化的非遗“廉故事”,推动廉洁文化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
“合浦珠还”是当地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2007年入选广西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铁山港区营盘镇的白龙珍珠城,描述了汉代合浦郡守孟尝勤政清廉,使当时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的合浦廉州郡治得以经济复苏,让南珠重还,合浦成为富庶之乡。
在廉政教育基地,区纪委监委将“合浦珠还”的廉洁故事重现,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学习,让清廉理念入脑入心。
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南康调”等非遗文化表演,到廉政基地参观等方式,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同时,该区还把清廉建设纳入政治监督、日常监督、巡察监督内容,向相关单位发出监督提醒函7份,发现并推进整改问题18个,着力推动廉洁教育横向覆盖全体党员干部、纵向直达进村入户到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