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老铁路通车后续效应明显

  中评社北京1月20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泰国《曼谷邮报》报道,泰国副总理14日主持召开泰国铁路委员会会议,讨论泰国国家铁路公司建设问题。会议决定,将尽快建设跨越湄公河连接泰国廊开到老挝的大桥,以便与正式通车的中国到老挝铁路实现互联互通。这是泰国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决定。

  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泰国是一个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来自中国的游客,为泰国带来巨额收入。可是,近些年来,由于重大疫情影响,泰国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泰国的旅游业遭受灭顶之灾。在这种情况下,泰国政府一方面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体内损失堤外补,另一方面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希望借助于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增加对中国的出口。可是,由于路途遥远,泰国向中国出口农产品特别是水果不具有明显优势。泰国希望通过建设铁路系统,将泰国的农产品直接运往中国。

  可是,泰国政府在铁路建设问题上优柔寡断。泰国是东南亚最早邀请中国建设铁路系统的国家。泰国政府希望借助于中国的技术力量和资金优势,建设自己铁路系统。然而,在东亚一些国家的干扰下,泰国政府始终拿不定主意。泰国他信政府提出“铁路换大米”的计划,希望向中国出口大米,以换取中国帮助泰国修建铁路。可是,随着他信政府垮台,这项计划不了了之。泰国军政府同样希望中国帮助修建铁路系统,泰国总理多次到中国访问,希望引进中国的高速铁路系统,形成自己的铁路网络。可是,由于泰国经济遭受严重打击,泰国国内局势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中国与泰国的铁路合作项目始终难以落地。

  泰国政府希望本国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而中国负责铁路网络建设。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解决泰国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铁路建设成本。可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铁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如果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整体规划,同时推进,那么,要想建设铁路系统,将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到目前为止,中国与泰国的铁路建设规划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可是,中国与老挝共同建设的铁路系统已经正式开通。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设的高速铁路即将竣工。泰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如果在铁路建设问题上,犹豫不决,试图通过外部压力,迫使中国放弃正当利益,那么,泰国有可能会在铁路网络建设方面落后于周边国家。

  中国通往老挝的铁路正式运行之后,泰国政府显然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过去泰国政府规划铁路网络的时候,只是从国内经济发展出发,把北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与泰国曼谷联系在一起,没有考虑到与老挝的互联互通。中国通往老挝的铁路通车之后,泰国政府显然意识到,农产品出口中国,必须借助于这个铁路网络,因此,泰国副总理召开会议,决定修建湄公河大桥,尽快把泰国的铁路与老挝铁路联系在一起,并且借助于老挝铁路系统,直接向中国出口农产品。   这说明中国和老挝共同修建的铁路系统,在东南亚国家已经产生示范效应。东南亚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加强与中国的铁路建设合作,对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患得患失,试图借助于日本等国家的铁路技术兴建铁路,那么,最终有可能会错失良机。

  中国应当高度关注泰国的铁路建设计划,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泰国铁路公司建设湄公河铁路桥提供必要的帮助。泰国铁路委员会已经批准了建设铁路大桥的预算,相信泰国政府将很快招标,中国企业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争取在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的前提下,获得线路大桥建设项目,因为这对于今后在泰国建设铁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山水相连,建设铁路网络具有先天地域优势。中国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共同努力,早日建成泛亚铁路网络。中国会充分利用自己的铁路技术,借助于自己的工程力量,帮助东南亚国家实现建设铁路网络的梦想。

  对于中国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某些国家感到如鲠在喉。他们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国际舆论工具,不断地渲染中国威胁论,谎称东南亚一些国家掉进中国“债务陷阱”。东南亚一些国家实行民主改革,国内反对党出于政治利益考虑、反对铁路建设规划,少数政党领袖鹦鹉学舌,宣扬中国威胁论。

  中国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合作建设铁路网络的时候,一方面必须进行投入产出计算,确保自身的利益得到切实有效地维护;另一方面,也应该高度重视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环境,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征求东南亚各国政党的意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中国企业与泰国政府开展合作,当然应该充分听取泰国政府的意见,双方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但是,泰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泰国政局持续动荡。中国企业必须充分征求公众人物的意见,尽可能地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因为这对于合同的履行至关重要。

  中国帮助泰国修建铁路,对泰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泰国方面测算,如果中国通往泰国的铁路网络建成,老挝到泰国货物运输成本将会降低30%到50%,这对于泰国和老挝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认为,国家有必要在国家铁路公司的牵头下,成立由外交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铁路委员会,专门探讨建设泛亚铁路的问题。

  在泛亚铁路网络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必须加强成本核算,争取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另一方面,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沟通与交流,争取东南亚国家在修建泛亚铁路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   当然,在民主选举的过程中,一些政党领袖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可能会出尔反尔,一些政治组织可能会为了迎合西方国家,对中国修建的铁路系统说三道四。但是,只要争取东南亚国家多数民众支持,泛亚铁路建设就不会半途而废。

  首先,中国应当充分意识到,泛亚铁路不仅仅是一个交通运输网络,同时也是一个沟通的桥梁。随着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正式实施,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货物流通数量将会越来越多。建设铁路系统,对于促进经济全面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所以,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出发,讨论铁路建设问题。

  不可否认,东南亚一些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希望中国政府提出的铁路建设计划变成对东南亚国家的援助计划。中国应当始终坚持铁路建设的商业化性质,坚持平等合作,互利双赢。如果泰国方面提出要求,中国完全可以和泰国共同组建铁路建设公司,建设泰国境内的铁路系统。如果泰国方面认为在联合体中能获得足够的利益,相信泰国政府在加快铁路建设方面会更加努力。

  其次,泛亚铁路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中国与泰国的铁路合作之所以迟迟无法取得进展,一方面是因为泰国的政局不稳定,另一方面也是泰国政府希望借助于外部力量,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中国有足够的耐心,帮助泰国完成铁路建设规划。泰国决定修建湄公河大桥,实际上是看到了中国与老挝共同修建铁路系统产生了经济效益。中国应当鼓励泰国作出正确的决定,但是,中国不会越俎代庖,不能代替泰国作出选择。如果泰国铁路委员会改变自己的主张,泰国政府应当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总而言之,在铁路建设问题上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为了建成泛亚铁路系统,而做出不必要的承诺。

  第三,铁路建设只是开端,铁路的运营才是重点。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面临一系列经营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前期投资相对较大,中国与老挝建设的铁路系统能否实现盈利,值得深入探讨。虽然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体刻意渲染中国建设的铁路系统给老挝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老挝政府加以反驳,但是,不可否认,铁路建设的周期相对较长,投资规模相对较大,如果没有足够的货物运输和客运业务量,那么,要想实现盈利相当困难。

  所以,中国铁路建设企业必须做好成本核算,选择最优的合作方案。如果中国投入运营或者承包经营,那么有可能会借助于中国的货物量,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盈利。如果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直接交给东南亚国家,那么,泛亚铁路系统有可能会出现严重亏损。

  中国在非洲建设铁路经验教训充分说明,只有中国企业负责经营,铁路才能保持正常运转。只有借助于中国的货物流通量,才能实现盈利或者拥有实现盈利的可能。在铁路合作方面,相信中国的铁路企业会统筹兼顾,彻底改变国内铁路建设与铁路经营相对分离的状态,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早日实现扭亏为盈。

  中国与泰国的铁路合作前景广阔。但是,在商业谈判中,还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相信中国政府一定会通过外交渠道,表达对泰国政府建设铁路系统的支持。中国企业一定会组成联合体,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为未来铁路经营提供可资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中评社北京1月20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泰国《曼谷邮报》报道,泰国副总理14日主持召开泰国铁路委员会会议,讨论泰国国家铁路公司建设问题。会议决定,将尽快建设跨越湄公河连接泰国廊开到老挝的大桥,以便与正式通车的中国到老挝铁路实现互联互通。这是泰国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决定。

  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泰国是一个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来自中国的游客,为泰国带来巨额收入。可是,近些年来,由于重大疫情影响,泰国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泰国的旅游业遭受灭顶之灾。在这种情况下,泰国政府一方面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体内损失堤外补,另一方面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希望借助于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增加对中国的出口。可是,由于路途遥远,泰国向中国出口农产品特别是水果不具有明显优势。泰国希望通过建设铁路系统,将泰国的农产品直接运往中国。

  可是,泰国政府在铁路建设问题上优柔寡断。泰国是东南亚最早邀请中国建设铁路系统的国家。泰国政府希望借助于中国的技术力量和资金优势,建设自己铁路系统。然而,在东亚一些国家的干扰下,泰国政府始终拿不定主意。泰国他信政府提出“铁路换大米”的计划,希望向中国出口大米,以换取中国帮助泰国修建铁路。可是,随着他信政府垮台,这项计划不了了之。泰国军政府同样希望中国帮助修建铁路系统,泰国总理多次到中国访问,希望引进中国的高速铁路系统,形成自己的铁路网络。可是,由于泰国经济遭受严重打击,泰国国内局势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中国与泰国的铁路合作项目始终难以落地。

  泰国政府希望本国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而中国负责铁路网络建设。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解决泰国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铁路建设成本。可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铁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如果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整体规划,同时推进,那么,要想建设铁路系统,将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到目前为止,中国与泰国的铁路建设规划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可是,中国与老挝共同建设的铁路系统已经正式开通。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设的高速铁路即将竣工。泰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如果在铁路建设问题上,犹豫不决,试图通过外部压力,迫使中国放弃正当利益,那么,泰国有可能会在铁路网络建设方面落后于周边国家。

  中国通往老挝的铁路正式运行之后,泰国政府显然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过去泰国政府规划铁路网络的时候,只是从国内经济发展出发,把北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与泰国曼谷联系在一起,没有考虑到与老挝的互联互通。中国通往老挝的铁路通车之后,泰国政府显然意识到,农产品出口中国,必须借助于这个铁路网络,因此,泰国副总理召开会议,决定修建湄公河大桥,尽快把泰国的铁路与老挝铁路联系在一起,并且借助于老挝铁路系统,直接向中国出口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