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宗和:美国要强烈对抗中国可能两败俱伤

包宗和。(中评社 黄筱筠摄)

  中评社台北9月17日电(记者 黄筱筠)美国联邦参议院外交委员会14日下午通过“台湾政策法案”将送院会审查。台湾大学前副校长、政治学系名誉教授包宗和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若按照原先草案版本通过两岸是“战争边缘”,新版本有限缩,但两岸危机目前没有解除,美国的作法很关键。

  包宗和对中评社表示,从《台湾政策法》修正版本来看,拜登对于中美关系可能会有些调整。因为美国通膨严重,拜登要连任不容易,加上美国现在又要制裁俄国,国际情势对拜登都不利。如果要再制裁中国,美国处境会更难,美国自己也会受影响,美国要强烈对抗中国,可能会两败俱伤,制裁中国,也是制裁美国。

  包宗和,1952年生,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国际关系组学士、政治大学外交研究所硕士、美国密西根大学政治学硕士、德州大学奥斯汀校区政治学博士,曾任“监察委员”、陆委会谘询委员、国统会研究员,台湾大学副校长、政治系主任、政治研究所所长、社会科学院院长。

  他认为,这次新版本出来,应该是拜登思考过后,妥协取得平衡的结果,后续可以观察,美国对中国态度可能会有调整,因为之后拜登也还要跟习近平见面。且习近平要和俄国总统普京会面,这时候美国把中国和俄国推在一起也不好。美国会有一定程度退让,从修法走向来看,现在看起来并非极端负面解读。

  他指出,通过的限缩版本,一定是以美国国家利益考量,美方思考要对中国做到什么程度,“该收就收、要推就推”。就连美国白宫、国会都会去思考,“台湾更小,若发生冲突,倒楣是我们”,这个状况台湾领导人更要去思考,要怎么做符合台湾利益的选择。台湾在中美两大之间要特别小心,要避险政策、不能选边站,加上现在中美关系不好,台湾更不能选边站,风险性非常高。

  他也说,美中之间陷入大国矛盾,若没有大国争霸会好很多。但目前状况是,两岸关系非常脆弱,中美关系也非常脆弱,两者脆弱状态下,这个过程中,两岸双方互信已经是零,很容易擦枪走火,一不小心就会出问题。若美国议员一再推出友台法案,中美关系就会越差,而友台法案也就会越多,很多意向都会负面解读,这样下去是恶性循环。

台大社科院一景。(中评社 黄筱筠摄)

  包宗和指出,美中关系与两岸关系是有历史演变,过去台湾在蒋介石主政时,美中关系不好,两岸关系也不好;当冷战结束,中美关系开始改善,中美建交关系不断改善、互动友好。蒋经国到李登辉等两岸关系改善,民间交流、交往,当时中美关系改善,两岸关系也改善。

  他也说,现在民进党执政,加上中美关系矛盾加深,中美关系不好、两岸关系又矛盾,且台湾现在就是靠美国,冷战时期也是靠美国,两岸关系就会危险。台湾若对大陆采取避险政策,在中美之间采取平衡政策,“美中关系再坏,两岸关系也不见得会坏”,但是现在作法就是会让两岸关系不好,当然就很危险。

  包宗和说,就算是陈水扁执政时期,因为中美关系不错,美国会制约台湾,两岸关系不会这么危险,陈水扁当时执政两岸关系不至于兵凶战危,“当时并没有爆发第四次台海危机”。但是现在中美关系不好,蔡政府对抗大陆力道强,又没有美国制约力量,美国甚至还火上加油,认为台湾对中国大陆要加强反对力量,才符合美国利益,这对台湾来说非常危险。

  他表示,若2024中美之间关系仍没有改善,加上又是民进党执政,可能还是走目前相同路线,甚至美国又换上共和党的特朗普上台,那两岸关系可能会走向更极端。因此,除了观察台湾2024谁是领导人,未来美国总统是特朗普或是拜登也是观察点,加上台湾大选等局面看不出来有太大改变可能性。

  包宗和说,如果北京对于两岸关系要走向零和,那蔡政府要负起相当责任,但中国大陆也不是没有关系,大陆也要考量是否要把两岸关系,推到无可转圜的地步。台湾年底有县市长选举,接着又是2024大选,大陆如果要把两岸关系走向彻底零和,那最后就是打仗,台湾跟大陆愈走越远,因此两岸是否可能还有转圜,这要看北京的态度。这个局面能否有缓和空间,要看两岸双方领导人能否理性思考。

包宗和。(中评社 黄筱筠摄)

  中评社台北9月17日电(记者 黄筱筠)美国联邦参议院外交委员会14日下午通过“台湾政策法案”将送院会审查。台湾大学前副校长、政治学系名誉教授包宗和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若按照原先草案版本通过两岸是“战争边缘”,新版本有限缩,但两岸危机目前没有解除,美国的作法很关键。

  包宗和对中评社表示,从《台湾政策法》修正版本来看,拜登对于中美关系可能会有些调整。因为美国通膨严重,拜登要连任不容易,加上美国现在又要制裁俄国,国际情势对拜登都不利。如果要再制裁中国,美国处境会更难,美国自己也会受影响,美国要强烈对抗中国,可能会两败俱伤,制裁中国,也是制裁美国。

  包宗和,1952年生,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国际关系组学士、政治大学外交研究所硕士、美国密西根大学政治学硕士、德州大学奥斯汀校区政治学博士,曾任“监察委员”、陆委会谘询委员、国统会研究员,台湾大学副校长、政治系主任、政治研究所所长、社会科学院院长。

  他认为,这次新版本出来,应该是拜登思考过后,妥协取得平衡的结果,后续可以观察,美国对中国态度可能会有调整,因为之后拜登也还要跟习近平见面。且习近平要和俄国总统普京会面,这时候美国把中国和俄国推在一起也不好。美国会有一定程度退让,从修法走向来看,现在看起来并非极端负面解读。

  他指出,通过的限缩版本,一定是以美国国家利益考量,美方思考要对中国做到什么程度,“该收就收、要推就推”。就连美国白宫、国会都会去思考,“台湾更小,若发生冲突,倒楣是我们”,这个状况台湾领导人更要去思考,要怎么做符合台湾利益的选择。台湾在中美两大之间要特别小心,要避险政策、不能选边站,加上现在中美关系不好,台湾更不能选边站,风险性非常高。

  他也说,美中之间陷入大国矛盾,若没有大国争霸会好很多。但目前状况是,两岸关系非常脆弱,中美关系也非常脆弱,两者脆弱状态下,这个过程中,两岸双方互信已经是零,很容易擦枪走火,一不小心就会出问题。若美国议员一再推出友台法案,中美关系就会越差,而友台法案也就会越多,很多意向都会负面解读,这样下去是恶性循环。

房地产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