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俄国有助化解乌克兰危机?

这是4月5日日出时分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拍摄的克里姆林宫(前)和奥斯坦基诺电视塔(后)。(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4月11日电/据大公报报导,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中国之行举世瞩目,尤其是他和中国在化解俄乌冲突方面达成许多共识,他也深刻的意识到欧洲最大的危机是“被卷入不属于我们的危机之中,这让我们不能构建战略自主”。但要真正彻底解决,还需要法国以及欧洲政治人物能够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

  从欧洲的历史来看,1814年维也纳会议是其政治能力的巅峰。拿破仑战败后,重建欧洲秩序就成了最大的挑战。核心问题有二:一是如何处理法国;二是如何应对战后实力强大的俄罗斯带来的挑战。如此重大复杂的问题被欧洲政治领导人非常完美的解决了。

  欧洲一再犯下战略失误

  首先是对法国采取宽容政策。第一次《巴黎条约》,法国不但没有割地赔款,甚至还得到1792年为止扩张所获得的土地,就是它在战争中失去的海外殖民地也都被同盟国归还。

  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同盟国意识到法国这样的国家不可能被分割,失去几块土地也伤不了元气,但却会产生巨大的复仇情绪。拥有如此之多资源的法国很快就能恢复,必然导致战争再起。现在的做法则能把法国重新纳入战后的欧洲体系,成为一个愿意合作的大国。二是法国新政府也可以由此在国内树立起权威并得到民众的支持,从而不会轻易发生革命,不会再次威胁到欧洲的稳定。三是法国并非欧洲和平与安全的唯一威胁,还有击败法国、取代法国的俄罗斯。法国不被消弱就可以重建均势,发挥制衡俄罗斯的重要作用。

  其次就是建立了欧洲协调机制,把所有大国纳入其中,历史也证明,此后几十年在维持欧洲秩序上,俄罗斯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简单讲,维也纳会议不仅化敌为友,而且还把所有大国都纳入战后体系,从而维持了欧洲长达一百年的和平。然而,从此之后,欧洲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智慧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战败、俄罗斯发生革命而告终。此时的欧洲已经完全忘却维也纳会议的经验:不但以非常苛刻的条件极大地羞辱了德国,还把俄罗斯排除于新秩序之外。结果在德国产生了巨大的复仇情绪,新生的魏玛共和国既不能对内发展经济也不能对外捍卫主权,声名狼借,毫无威信,很快就被纳粹所取代。被孤立的俄罗斯也只能一再和德国联手,寻求安全。不过二十年,更大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整个欧洲成为废墟,也终结了欧洲对世界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