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从“能办”向“好办”升级
由“人跑人管”变为“云算云治”,在这个综合数据平台,所有数据上传后可实时共享使用,还可利用“复用云端数据”功能,实现基层数据“一次排查、多方复用”。
大数据技术正为提升行政效能和为民服务效率创造更多可能性。近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暨数字变革创新峰会上,与会人士认为,当前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正在深刻重塑世界格局,也给数字政务带来广阔发展前景。
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加22.7%,占全球数据总量的10.5%。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中央地方数据有序共享,组织推进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在制度建设、场景应用等方面取得成效。
打开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就能看到全国各地各部门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探索的成果:电子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跨省异地就医备案、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等高频服务事项,基本实现了“全程网办”和“跨省通办”。
从“只进一扇门”到“一次不用跑”,从“不见面审批”到“免申即享”,从“立等可取”到“秒批秒办”……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用户超过10亿人,总使用量超过850亿人次,初步实现地方部门500余万项政务服务事项和1万多项高频应用的标准化服务,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