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力量全面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今年的预算报告中,针对做好“乡村振兴”进行了详细的预算安排。
预算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乡村振兴投入保障,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我国重要战略。国家政策资金不断向乡村振兴倾斜,为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预算报告具体明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增加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安排1750亿元、增加100亿元,重点向乡村振兴底子差的地区倾斜。围绕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突出资金支持重点,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用于产业发展的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占比力争提高到60%以上,推动帮扶产业提档升级。落实好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支持政策,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马洪范分析表示,今年的预算安排注重弥补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弱项,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中,加强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支持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既能培育更多经济增长动力源,又能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预算报告指出,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统筹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支持地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点线面”结合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