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国民党两岸政策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及效果评析

当前国民党两岸政策摇摆不定

  中评社╱题:当前中国国民党两岸政策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及效果评析 作者:温天鹏(南京),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摘要】当前中国国民党在两岸政策立场上呈现乱象丛生的状况,究其原因在于国民党深受内外部结构性矛盾制约,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直接导致国民党发展陷入困境之中。本文试图探究当前国民党两岸政策出现摇摆不定的背后深层原因,进一步分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认为国民党应当坚持传统的价值理念,找准自身的历史定位,积极主动塑造民意而非被动迎合民意,继续深化“九二共识”论述,为其东山再起增加政治能量。

  近年来受台湾岛内选举接连失利影响,中国国民党病急乱投医,将败选原因很大一部分归咎于坚持“九二共识”的两岸政策所致,党内一度出现质疑、甚至废弃“九二共识”的声音。2021年国民党主席之争期间,“九二共识”再次成为党内关注的焦点,各候选人针对两岸政策都发表了各自主张,朱立伦以微弱优势赢得党主席之位后,外界本以为会一定程度向好调整江启臣时期与大陆的遇冷关系,重新回归国共双方热络往来,但令人大失所望的是,朱立伦的表现依旧差强人意,甚至在访美之行中发表一系列不利于两岸关系的出格言论,引发党外内争议不断,促使海峡两岸高度关注。

  一、当前中国国民党两岸政策立场乱象丛生

  当前国民党内两岸政策已出现分裂的趋势,党内各派系代表人物纷纷发表各自主张,其中核心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九二共识”受到巨大冲击,党内争议四起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大陆同中国国民党互动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也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关键,但是自从国民党在岛内选举中接连败北后,就开始屈从于民进党对“九二共识”的污名化与妖魔化,党内出现诸多杂乱声音,从2020年“二合一”选举之后典型的主张有以下几点:

  1、政治加工“九二共识”——“宪法九二”的出炉

  江启臣时期对于“九二共识”的态度多半是搁置,在讨论两岸论述改革阶段时,一度有弃置“九二共识”的消息传出,引来党内极大反弹,后来江立马转弯,对“九二共识”进行政治加工,定调以“中华民国宪法”为基础的“九二共识”处理两岸关系,以“宪法九二”的新名词强调回归党纲及马英九的两岸路线。江启臣进一步解释声称,该说法是从当初“我方”主张的“宪政”基础,说明“九二共识”既清晰又模糊的特性如何让两岸愿意沟通互动,又能凸显“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宪法九二”说法可让原汁原味、求同存异的“九二共识”继续成为台湾民众的主要选项,两岸应回到“不统、不独、不武”的和平状态。〔1〕对此,有意与江启臣争夺党主席之位的朱立伦批评不要创造新名词,并表示两岸论述一定要一贯一致,不能变来变去,不能去年一个样,今年又一个样。〔2〕所谓“宪法九二”实质上已经背弃了“九二共识”的原貌及核心意涵,这一提法背后包藏着要求两岸相互承认“主权”,根本不可能被国民党内主流意见与大陆所接受。

  2、“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依然占据主流

  朱立伦从宣布参选后就公开表态,会承袭过去国民党党纲、政纲中包括“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以对等、尊严方式,和对岸展开交流,更要从维持现状的“求同存异”到追求确保两岸和平的“求同尊异”。在两岸实际互动上,2015年的习朱会及习马会,证明“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可以搁置分歧、正常交流,所以我们不需要再去创造新名词诠释论述,这离民众太过遥远。〔3〕朱立伦访美期间声称,“和中国大陆应该基于原则交往”,国民党大陆部主任林祖嘉表示,这个原则就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国民党一直都是在这个原则下与对岸进行沟通,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从来没有改变过。中广董事长、国民党战斗蓝发起人赵少康表示,国民党应该坚持“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不能只有“一中”没有“各表”,因为“一中各表”是最重要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中各表”,“九二共识”就只剩一半不是完整的,国民党应该要有这样的立场。〔4〕

  3、“九二共识”“模糊说”“无共识说”甚嚣尘上

  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访美期间声称,“九二共识”是台海两岸双方“没有共识的共识”,如同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一样,是一种“创造性模糊”,宣称“基于原则的接触”与大陆进行交流。朱立伦并表示,九二会谈后的共识基本精神就是求同尊异或存异,国民党仍会秉持这样的基本态度做两岸交流。〔5〕对此说法,国民党内一众人等竟然竭力为其背书,国民党“立委”赖士葆指出,每个人对“九二共识”的解读都不同,他认为“适度的模糊化”是对的。国民党金门县“立委”陈玉珍认为,事实上朱立伦的谈话并没有脱离“九二共识”,只是技巧性地运用了中国文字。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曾铭宗表示,朱立伦所提的是国民党现阶段最好的两岸论述。倒是马英九对此进行了直接反驳,马英九表示,“九二有共识,因为‘九二共识’在谈的时候,我是负责督导的”。〔6〕之后,马英九受访再次重申,“九二共识”本来就很清楚,大陆看做是定海神针,台湾看成两岸的共同政治基础,没有这个东西,两岸怎么谈呢?〔7〕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表示,朱立伦对于“九二共识”的说法错了,并指出国民党需要党内两岸政策大辩论,辩个三天三夜“高下立判”。

  4、“九二共识”“弃置说”,要求另起炉灶

  国民党“立法委员”林为洲指出,“九二共识”的精神源自“中华民国宪法”,虽然“九二共识”的时代过去,但不代表“宪法”有变,现在“宪法”还是一中的“宪法”。林为洲建议国民党应该要有新论述,呈现“宪法”中关于“主权”、治权相关的规定,维持两岸和平稳定。〔8〕《人民政协报》发文指国民党内部有“暗独”,对统一破坏力更胜民进党,并点名国民党“立委”林为洲、陈以信是勾结反华势力的代表人物。对此,朱立伦表达国民党立场,“我们都是‘中华民国’派,国民党的核心价值就是捍卫‘中华民国’”。〔9〕国民党党团总召曾铭宗则表示,陈以信或林为洲,都没有所谓“独”派,基本上他们是本土派。大陆学者刘相平等认为,国民党在2020年“二合一”选举失败后即提出放弃“九二共识”,显示该党严重缺乏政治智慧,表现出中华民族主义立场的倒退。国民党第二十届第四次“全代会”推出的两岸政策虽然保留了“九二共识”的外壳,但其内涵有了相当大的扭曲和篡改,令人忧心,显示出国民党大陆政策出现“弃统趋独”的倒退现象。〔10〕

  5、坚定维护“九二共识”,追求国家统一

  2021年党主席选举期间,洪秀柱表示,国民党若要重返执政,在许多关键的大政方针上绝对不可回避,越是闪烁其词,越容易让民众误解、更让社会无法信任。“宪法一中”及“未来统一”都白纸黑字载于党章及“宪法”中,我们有义务向民众说清楚立场及主张。〔11〕朱立伦提出扭曲“九二共识”的说法后,洪秀柱强势回击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定海神针”,白纸黑字不容曲解,中国国民党若丧失自身的立场与信仰,必将沦亡。〔12〕前彰化县长卓伯源更是在个人社交平台以“九二共识就是和平共识”为题,发表“告全体党员书”。他表示,之所以有相关呼吁,是感叹“九二共识”价值居然在蓝营内部也争论不休,朱立伦访美时对“九二共识”的相关论述背离事实,非多数党员及珍视两岸和平的民意所乐见,国民党不应被民进党给牵制,应有魄力站稳既有立场。〔13〕

  (二)主张延续国民党党章、党纲,提出两岸关系“求同尊异”

  2021年朱立伦在竞选党主席过程中,针对两岸关系不断强调所谓“求同尊异”,彼此尊重,并宣示两岸政策主张将延续党章、党纲中的重要基础,让两岸更和平。10月中国国民党全代会正式通过政策纲领,在两岸论述部分,党主席朱立伦主张的“求同尊异”正式纳入其中,强调将延续过去党章、党纲内容,包括2005年“连胡五项愿景”以及马英九八年主政期间,推动两岸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务实基础上,由“求同存异”进一步走向“求同尊异”,开展各项有利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的工作,促使两岸重返和平繁荣康庄大道。〔14〕中国国民党组发会兼任高雄市党部主委李哲华则表示,国民党党章是政党对两岸关系的战略性论述,至于“九二共识”只是战术上的方法。两岸交流国民党不能舍弃自己的核心价值与党纲精神。〔15〕

  (三)坚定做所谓“中华民国”派,维护所谓“中华民国”传统立场

  台湾光复76周年,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提出“四个捍卫”,永远捍卫“中华民国宪法”、捍卫“中华民国”民主自由立国精神、捍卫台湾2300万民众的安全和平与繁荣、捍卫“中华民国”历史事实跟尊严。朱立伦强调,“‘中华民国’在台湾是从1945年10月25日开始,绝不是蔡英文所说的72年,请蔡不要自行扭曲历史”。〔16〕针对陆委会主委邱太三有关“两岸应该互相承认主权”的说法,中国国民党发表声明宣称,该主张已经“违宪违法”,不能认同,同时也冲击两岸的政治默契和沟通基础,反而让恢复交流协商变得更加困难。针对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演讲中,也数度提及属于“中华民国”的钓鱼岛列屿,国民党强烈要求台外事部门应表达“我领土主权不容侵犯”的立场。美国国务院在官网更新美台关系现况,移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不支持‘台独’”等文句,国民党却向媒体表示,尊重美国国务院修改美台关系文字,国民党对“国家定位”、两岸关系立场始终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及国民党党章党纲,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针对大陆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台湾海峡不是国际水域,重申大陆对台湾海峡享有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对此,国民党却发布四点声明,包括绝不接受对岸指台湾海峡为“内海”,支持国际航行维护台海和平。

  (四)宣称“亲美爱台”“反共保台”,拿香跟拜民进党主张

  2021年争取连任的江启臣表示,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从马政府时代迄今,始终没有改变,就是“亲美和陆”,可是他会再加一个“更爱台湾”。近期访美期间江启臣继续声称,“亲美,和陆,更爱台湾”,是他自己本身长期以来的主张基础。国民党的价值就是坚持捍卫“中华民国”,应在捍卫“中华民国”跟爱台湾的基础上,营造和平关系。朱立伦访美期间宣称,“国民党‘永远亲美’”,并认为国民党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选边站”,因此要竭力对美表“忠心”、比民进党更亲美,强调“亲中”是民进党贴给国民党的标签,“国民党无论从历史价值渊源还是现实当中曾经并肩作战的记忆,都是与美国拥有紧密连结的亲美政党。”朱立伦标榜国民党跟美国是一个阵营、一个“价值同盟”,称“国民党是与美国拥有紧密连结的亲美政党,持续对抗共产主义,与中共做价值与制度的竞争”。朱并强调若要和平,就要为战争做好准备,支持对美军购,表示“国民党将‘积极备战、全力避战’,调整投资方向提高台湾不对称作战的能力,优先采购对近期应对突发军事冲突必要且可获得的防御系统”。朱立伦返台后谈到其访美成果时表示,国民党主张“亲美爱台”“防卫保台”,也希望两岸通过对话、交流,避免冲突与战争。前台北市长郝龙斌也附和朱立伦的说法宣称,民众认为国民党“亲中”,但国民党应该是最能处理两岸关系的党,“亲美和中”是国民党既定政策。前“立法院长”王金平也表示,国民党很早以来就定调是“亲美友日和中”,这是长期以来的定调。

  (五)对发展两岸关系相当谨慎低调冷处理

  江启臣时期主张启动和大陆社会对话、重振台湾的中华历史文化教育等工程,并发起“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作为两岸前途的“国是论坛”,但其很多主张并未进行实践,就随着其短暂任期而仓促收场。国民党中央委员连胜文暗批,看不懂党中央的“九二共识认知”,并抛出未来党主席应恢复、强化2005年“连胡会”“五项共同愿景”,续办已中断的国共论坛及海峡论坛。朱立伦甫一上任国民党主席,即成立“两岸事务工作小组”,用于重新恢复两岸的沟通管道与交流平台,由朱立伦召集具备对两岸事务工作经验的党内同志及外部专家学者,以推进相关工作,这一做法值得肯定,但将近一年来却并未有做出实质工作,在去年第13届海峡论坛开幕式上,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以事先录影的方式向海峡论坛发表谈话,但未直接提及“九二共识”。今年第14届海峡论坛,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表示,“我是以诚心诚意的方式”,希望两岸能够持续交流,能够对话,能够和平,但国民党也仅派副主席夏立言视讯参加。朱立伦虽在选前和就任后都表达对美国和对大陆沟通相同重要,但以朱上任近两个月来的模式分析未必如此。在对美沟通上,朱立伦火速启动,访美期间国民党驻美代表处揭牌成立,而对大陆的交流则低调进行,政党间的交流互动则遇冷,宣扬持续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张不过流于表面。

  二、中国国民党两岸政策面临的结构性矛盾

  目前国民党两岸政策出现乱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长期以来国民党面临的内外部结构性压力密不可分。国民党从蒋经国主政时期开始,历经李登辉时期、连战时期、马英九时期(包括吴伯雄),以至之后的朱立伦、洪秀柱、吴敦义、江启臣等党主席,再到如今重新回炉的朱立伦,整体观察国民党的两岸政策(过去称之为大陆政策)制定都与当时的岛内外政治环境变化尤其是两岸关系的发展演进相互影响,甚至更多时候是一种被动应对,而这也与国民党在不同时期的政党适应性发展紧密关联。故而,国民党的两岸政策深受内外部因素互动制约影响。

  (一)内部因素

  1、政党属性的改变,从革命性政党过渡为选举性政党

  台湾民主化转型开启之后,国民党为适应岛内外的政治形势发展,尤其台湾地区进入“全民选举社会”的变化,主动进行政党适应性调整,在政党转型方面,台湾学者郑敦仁认为,国民党将自己从“列宁式的革命性政党”,逐渐转型至选举导向的群众性政党。〔17〕从此以后,国民党一步步沦为了所谓选举机器,现代政党为获取政治资源,谋求选举利益无可厚非,但为了一时的选举结果,国民党不断丢失政党核心理念,作为民族主义政党却将追求国家统一的核心意识形态抛诸脑后。这一特性,从马英九主政时期就开始,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始终以“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政策”为主轴,既反对“台独”,也不主张两岸尽快实现统一,其政策实质是避开“急统”和“急独”的争议,试图走一条尽量符合各方利益的“维持现状”的中间路线,以换取岛内民众的最大支持,实现选票利益最大化。长久以来国民党内存在严重的新旧政党属性的结构性矛盾,组织机制、政党运作、动员模式、政党文化等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大大制约着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以及政党的未来发展。

  2、党中央政治权威急剧下降,对地方诸侯控制能力不足

  国民党一直以来的政党文化特征之一就是习惯于政治强人主导,通过党中央的政治权威控制地方势力,当然这与国民党在党国体制之下的政治结构有巨大关系,但随着步入民主化社会,国民党中央垄断政治资源的局面被逐渐打破,政治强人不再,加之马英九之后,国民党失去执政权,在几次选举中接连败选。在民进党不断追杀之下,庞大党产资源也被冻结,面临严峻的财务危机,行政资源锐减而又失去金脉的党中央根本无法有效控制国民党地方势力。党中央政治权威急剧下降,两岸政策很难被地方无条件接受,在选举社会面前,地方诸侯都为了选举利益,对民意有争议的政治主张避而远之,“九二共识”本是国民党处理两岸关系最重要的政治基础,但诸如新北市长侯友宜、台中市长卢秀燕等地方诸侯总是避而不谈,刻意躲避,与党中央保持距离,其他人有样学样。党内深蓝势力与本土势力势如水火,针对两岸路线双方势力相互龃龉,党中央政治论述荒腔走板,避实就虚,政党内部对政治路线都无法达成基本共识,如何让支持者信服跟随?最终导致总有不同杂音出现,党中央一锤定音的时代已然一去不复返,极度弱势的党中央,根本难以整合全党战力。

  3、传统意识形态论述与现实社会的矛盾导致政党动员能力的失败

  国民党作为近代史上的一个典型的民族主义政党,长期以来是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视为圭臬,其中国民族主义(或中华民族主义)当是其最重要的核心意识形态。国民党到台湾后,两蒋时期尚能坚守民族主义立场,不断维护国家主权与追求国家统一。但是国民党去台以后也同时进行“反共”教育,即使到现在,由于两岸敌对状态没有解决,“反共”的思维仍盘据在不少蓝营人士的认知中。张亚中指出,“反共不反中”的思想,也反过来对国民党很多人产生了影响,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国民党,有不少人不愿意谈“统一”或“中国”。〔18〕随着台湾内外形势的风云突变,国民党的中国民族主义立场不断衰落,在台湾民族主义的多重冲击之下,加之李登辉对国民党的自杀式改造,导致国民党一方面无法适应台湾社会急遽变化的台湾主体意识猛烈发展的民意变化,另一方面在党内也出现新旧意识形态相互争锋的混乱状态,最终引发国民党政党动员能力的不断失败,既无法有效动员蓝营支持者,也吸引不了年轻选民,当然国民党在年轻选民中支持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国民党政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以及政治竞争对手的恶意操作密切相关。最终呈现为,国民党内主政者不断宣扬所谓“维持现状”,对于两岸统一忌讳莫深,直接引发了岛内支持两岸统一的深蓝民众的不满,也逐渐使得大陆对其是否仍然坚持追求两岸统一的政治立场充满疑虑。

  (二)外部因素

  1、政治话语权的丢失:被民进党主导话语权

  长期以来,国民党在主导政治议题方面处处露怯,根本难以成功动员民众。岛内媒体蓝营掌控也不占优势,主导社会舆论方面与善于操纵议题的民进党相比则显得相形见绌。过去一段时期以来,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逐渐丧失话语权,主要的症结点在于,民进党把“九二共识”扭曲为“九二共识等于一国两制”,国民党并没有把既有的两岸政策立场讲明,又随波逐流附和民进党的一些主张,导致逐渐失去民众的信任,尤其令蓝营支持者失望,而蔡英文反而成功抢占了往中间靠拢的位置,国民党面对相关情势的转变,毫无应变之力,在两岸论述上又无法站稳既有立场,以致丧失两岸议题的话语权。

  2、政治生态的演变:国民党政治势力逐渐萎缩

  自从2016年国民党失去执政权以来,历经之后的多次选举,国民党接连败选,国民党的政治势力在岛内政治版图中越来越小,绿大蓝小的政治格局愈演愈烈,民进党挟全面执政的优势,国民党的发展深陷结构性困境之中。当前国民党在“四大公投”以及“林昶佐罢免案”、台中第二选区“立委”补选中接连败选,整个党内士气低迷,国民党的政党形象再度遭遇重大危机,若其党机器不能积极调整策略并且有效改变作为,则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年底“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各候选人的包袱并拖累选情,未来发展前景堪忧。〔19〕在此情况下,国民党只能屈从于所谓岛内民意,为了选举利益在两岸政策上来回摇摆。

  3、美国因素:传统亲美力量在党内根深蒂固

  台湾问题产生以来,最大的国际干扰因素就是美国。长期以来,美国都意图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透过在台湾的代理人“独台”与“台独”势力,阻挠、拖延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企图使两岸的分离长期化、固定化。美国在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文化意识形态乃至价值观等方面也深刻影响台湾社会,台湾朝野主要政党亲美立场根深蒂固,台面上的政治人物也一大半都是所谓“亲美派”。前“立委”蔡正元认为,朱立伦从政以来都是亲美,但也不至于反中,目前看来朱此作法完全是选举考量。国民党的年轻选民支持度相对低,危及到国民党未来,朱立伦要解决被外界扣上所谓亲中政党标签的唯一方式,就是用亲美政党形象来取代。〔20〕故而,国民党在两岸政策上远离大陆,可以看作是党内亲美势力的反弹,在美国打“台湾牌”力度越来越大的情势下,国民党想要获得美国的支持,以有利于在岛内与民进党的竞争,但是否能如期所愿,则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三、中国国民党两岸政策产生的负面后果

  (一)国民党丢失两岸政策的优势很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进一步引发党内两岸政策路线的分裂

  朱立伦在2015年国民党主席补选中以99.61%的史上最高得票率当选主席,而2021年第二次当选仅以45.78%的低得票率过关,紧随其后的张亚中得票率高达32.59%,他作为一个学者在党内没有资源却能够搅动如此大的浪很不容易,这也代表了国民党内存在很大的一股力量想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并且主张统一、反对“台独”。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访美期间发表“亲美反共”言论,备受舆论质疑和批评,海外的一批中国国民党党员深感失望甚至愤怒,海外中国国民党联盟共同主席谢宗煌和张学海,已经分别辞去了中国国民党美西南支部主委和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的职务。朱立伦被党内质疑要调整国民党为“亲美反共”路线,加上县市长提名作业的诸多纷乱,马英九、洪秀柱等大佬都不买帐,蓝营内部传出反朱势力已在酝酿,要在年底的“九合一”选举结果后算总帐。大陆学者刘相平等认为,弃、留“九二共识”之争,为国民党将来的路线斗争留下了伏笔,甚至给国民党埋下了分裂的种子。如果国民党搁置、放弃“九二共识”,意味着国民党不再认定“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也不再“努力谋求国家统一”,这严重背离了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也表明国民党不再是一个以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为宗旨的政党。这不但直接降低国民党的历史地位,也给党内路线斗争埋下伏笔,当冲突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国民党就会分裂。〔21〕当今国民党在两岸政策上的一步步倒退,无疑给今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也给未来两岸和平统一带来重大隐忧。在此形势之下,国民党如果不能审时度势,因应两岸关系的新局面,对大陆释出的善意作出积极回应,将会不断失去在两岸关系方面的优势,终将被自己的传统支持者所抛弃,极可能引发国民党的再次分裂。

  (二)国民党一味迎合岛内中间选民、青年选民,但得罪经济选民和深蓝选民,将导致政党支持基础进一步萎缩

  卡特尔政党理论(cartel party theory)认为,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兴起,政治沟通与动员形态的转变,政党角色由意识形态的宣导者与动员者,逐渐转型为众趋民意的追随者,藉以扩大自身的生存空间。这种模式可统称之为理性选择模式,也就是政党的政策主张会随着政党目标而随时调整。〔22〕日前国民党智库公布民调称,37%受访民众认为“不应以‘九二共识’为基础与大陆开展对话”。政党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相应的适应性调整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但对形势误判病急乱投医则可能导致更大的失败。有分析认为,国民党大陆政策倒退,是因为国民党对形势的判断出现重大迷思,具体而言:(1)认为放弃“九二共识”就能赢得选举胜利,重新夺回“执政权”;(2)迷信“主流民意”,误以为可以因此东山再起;(3)仆从于外部环境,“心由境转”,丧失自己的主体性;(4)“甩锅”、指责大陆,企图以此重新“站起来”。〔23〕国民党中央委员连胜文认为,所谓“英雄造时势”,当年连胡会也是在重重压力下达成,并建立五项愿景,从而开创马政府执政八年和平稳定、互利互惠的时势。连胜文强调,国民党主席应该要能挺住抹红,“做这份工作注定会受伤”,但不能放弃坚持正确的目标。〔24〕国民党一味迎合所谓被民进党建构塑造的“抗中保台”民意是相当不智的选择,需要清楚的是,台湾社会主流民意仍然是求安定、求和平,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国民党如果为了怕被所谓“抹红”而刻意“远陆”,搁置“九二共识”,丢掉处理两岸关系的优势,只能正中民进党下怀。

  随着过去长久支持国民党的中老年人逐渐凋零,台湾的选民结构也正在转变,国民党要争取中间选民、年轻选民的支持显得更加迫切。然而国民党的致命伤正是缺乏对年轻族群的吸引力,因此国民党也不断寻求年轻族群的支持。但是在近几十年的“独化”教育与“反中”宣传之下,相当一部分不明真相的年轻人极易被政治动员起来,这与国民党主张的坚持“九二共识”的两岸政策主张有着内在的对立性。在民进党营造的“反中保台”、崇尚“美式自由民主”价值观的民意结构下,国民党为了想尽办法迎合该群体,也不断宣扬所谓“亲美保台”“对抗共产制度”等声调。然而台湾学者杨泰顺指出,国民党最大问题是太迷信中间选民与年轻族群,国民党应以各项政策争取社会各个利益团体支持,例如用“九二共识”争取台商支持,而且不该跟民进党喊18岁投票权。〔25〕如果国民党一味顺从这样的民意结构,想尽办法撕掉绿营扣上的所谓“亲中反美”标签,这样的手法很可能得不偿失,一方面年轻选民与中间选民对国民党内斗不断的厌恶,以及国民党“世代交替”陷入停滞的不满,都将导致该群体不一定会买国民党的账,另一方面国民党还会得罪传统深蓝选民以及渴望两岸和平发展的经济选民,将导致其政治动员能力进一步下降,政党支持基础也将会不断萎缩。

  (三)国民党误判形势丢弃两岸政策优势,将更加深陷被绿白势力左右夹攻的窘境

  国民党之所以处处担心如果坚持“九二共识”的两岸政策会使台湾民众逐渐抛弃自己,导致在选举中继续失利,使得国民党政治势力不断萎缩,从而使得民进党可能走向“一党独大”的“自民党化”,但这种认知显然是一种误判形势。国民党之所以数次遭遇败选,归根结底是由于其自身面临的党内恶斗成风、政党组织涣散、核心价值缺失、世代交替困境等诸多结构性矛盾,最终导致失去民心,尤其是失去青年群体的支持。当然,民进党恶意操弄两岸民意对抗,通过不正当手段抹黑对手等对选举结果也造成极大影响。可以说,国民党之败绝非因为坚持“九二共识”。〔26〕

  那么从岛内社会政治结构观察,民进党的“自民党化”是否有可能?民进党在蔡英文2016年上台执政以来,政治势力突飞猛进,岛内蓝绿政治板块逐渐向绿大蓝小的格局方向发展,尤其是2020年“二合一”选举过后,再次掌握“行政”“立法”大权的民进党延续了全面执政的态势,在野的国民党以及一众小党根本无力形成有效制衡,现在民进党只剩地方势力未能掌握绝对优势,故而其企图通过地方选举一举掌握全台政治资源主导权一直是未竟之功。民进党试图效仿日本自民党实现一党独大的长期执政的野心昭然若揭,但是否可以遂其所愿则有待商榷,目前看来尚十分困难,原因在于,日本与台湾的历史传统与社会结构差异较大,从而其社会分歧也较为不同,台湾社会蓝绿二元政治结构是由历史发展的长期结构性矛盾所形成,虽然近年有不断弱化趋势,但蓝绿意识形态严重对立所引发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之巨大差异,最终导致的统“独”矛盾短期内不会消失,甚至会随着“独”派一方的强力压制,引发统派一方的激烈反弹,故而壁垒分明的蓝绿选民结构,即使会有松动,甚至蓝营板块不断萎缩,但依然短期内不能改变此种社会政治结构,而这是日本社会所没有的现象。日本自民党之所以可以实现一党独大长期执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一点是目前日本国内的大背景并没有因任何政策或战略产生特别强的对立分歧和左右翼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的现象,日本政坛主流政治势力并不存在显着的政治分歧,而且这些自民党的主要竞争对手几乎都是从自民党分裂出来的政治势力,二者的意识形态、选民基础、政治结构差异并不明显,双方政治差异更多是一种政策立场上的不同。故而,民进党想要一举压制国民党,实现一党独大的政治格局难度很大,虽然国民党目前深陷结构性困境之中,发展势头令人堪忧,但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国民党过去依靠所掌握的丰富行政资源,形成的“二重侍从主义”体制,笼络了大部分地方派系,近年来即使地方派系势力在不断式微,但在短期内势力依然不可小觑,因此国民党在地方选举中仍有一定优势,甚至在地区领导人选举中仍有奋力一搏的筹码。

  所以,国民党应当坚定信心与有所定力,在两岸政策上勇敢应对,不能畏首畏尾。正如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表示,“单边论述和双方共识必须平衡。国民党加强大陆政策的论述乃理所当然,以争取选票。但是,单边论述如果偏离了既有的双方共识,即失去开创两岸和平、促进台海稳定的功效,也就无从让民众在安全及生计的根本性议题上,作出品牌区别了。”〔27〕若国民党主动放弃自身处理两岸关系的优势,岛内主导发展两岸关系的主动权很可能被快速崛起的民众党所取代。台湾民众党主席、台北市长柯文哲凭藉特有的政治特质以及“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论述游走于两岸与蓝绿之间,获得大陆与岛内多数人认同,近期柯文哲在金门又突然抛出兴建金厦大桥主张,连结厦门机场与金门。柯此举在目前两岸对立气氛高涨下,看似走了个险招,背后目的正是对准企图走“亲美反共”路线的国民党,同国民党积极抢夺发展两岸关系主动权的意图明显,如果国民党一意孤行,届时被民进党与民众党左右夹攻,将会陷入更大的结构性困境。

  四、余论

  从国民党当前在两岸政策的踌躇不前来观察,短期内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的作为不可过高估计,甚至都有继续往后退的可能性。当然从大局出发,国民党依旧会维持与大陆的友好关系,促进两岸民间经贸文化交流层面继续保持热络,但在政党层面很可能会依旧保持相对的低调冷处理。从岛内选举因素考量,年底“九合一”选举来临,国民党应会将重心放在岛内,对于两岸议题应当会刻意回避或者低调处理。然而,年底“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即使打赢,但若不能大破大立进行结构性改革以及全党实现团结协作,2024年“大选”依旧机会渺茫。在中美持续战略竞争态势下,台湾问题将会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国民党也不会放弃继续向美国“表忠心”的机会,然而,一味亲美,短期内或许可以得到美国的垂青,但长期来看美国并不希望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失去制衡“台独”势力的刹车皮作用,同时作为美国打“台湾牌”的工具,国民党也不会比民进党好用,故而国民党并不会得到美国足够的重视与青睐。

  有评论认为,在两岸关系上,国民党有其义务和责任,因为中国国民党有“中国”二字,就应该胸怀全中国,而不能只图偏安一隅,得过且过,甚至时不时附和民进党一些主张,滑向台湾国民党的弱势政治格局。只有胸怀整个中华民族,胸怀台湾人民,为台湾人民谋福祉、找到台湾未来的前途,这样台湾人民的选票才会给你。因为有目标、有理想、有担当,才会有生命力。国民党应在稳定两岸局势发挥更大的作用,维护台海和平,同时,坚定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让国民党的主张能有更多台湾人民支持,在未来选举中,争取重新奋起的机会。〔28〕国民党如果废弃了基于“一中原则”基础上的“九二共识”,等于自失立场、自弃优势、自废武功。处理两岸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国民党的优势,如果国民党随意抛弃“九二共识”,为了一己之私,“拿香跟拜”民进党,那对其未来发展一定会造成更加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国民党应当坚持传统的价值理念,找准自身的历史定位,积极主动塑造民意而非被动迎合民意,继续深化“九二共识”论述,为其东山再起增加政治能量。

  注释:

  〔1〕《江启臣:两岸应重返不统、不独、不武状态》,(香港)中评社,2021年8月11日。

  〔2〕《朱立伦:两岸论述要一贯一致 不能变来变去》,(香港)中评社,2021年8月12日。

  〔3〕《国民党主席选举 朱立伦两岸政策》,(香港)中评社,2021年8月13日。

  〔4〕《赵少康:国民党应坚持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香港)中评社,2022年6月15日。

  〔5〕《朱立伦:秉持九二会谈的共识精神做两岸交流》,(香港)中评社,2022年6月9日。

  〔6〕《马英九驳朱立伦说法 九二共识是有共识的》,(香港)中评社,2022年6月16日。

  〔7〕《马英九:两岸沟通利台安全 没九二共识怎谈》,(香港)中评社,2022年7月7日。

  〔8〕《林为洲:九二共识时代已过应找新论述保和平》,(香港)中评社,2022年2月22日。

  〔9〕《驳斥暗独 朱立伦:不认同破坏两岸和平作法》,(香港)中评社,2021年2月16日。

  〔10〕刘相平、张萌:《第四次交锋:台湾岛内“九二共识”再争议述论》,《台湾研究集刊》,2022年第2期,第17页。

  〔11〕《洪秀柱:“九二共识”对台湾安全至为重要》,(香港)中评社,2021年8月27日。

  〔12〕《“九二共识”定海神针蓝失信仰必沦亡》,(香港)中评社,2022年6月16日。

  〔13〕《卓伯源:蓝不能被绿牵制应力主“九二共识”》,(香港)中评社,2022年7月2日。

  〔14〕《朱立伦主张两岸“求同尊异”入国民党政纲》,(香港)中评社,2021年10月27日。

  〔15〕《回连胜文 李哲华:国共交流不能舍核心价值》,(香港)中评社,2021年8月31日。

  〔16〕《朱立伦提四个捍卫重返执政光复节回归假日》,(香港)中评社,2021年10月25日。

  〔17〕Tun-jen Cheng,“Democratizing the Quasi-Leninist Regime in Taiwan”,World Politics,421(July 1989),p.496.

  〔18〕《张亚中:国民党核心理念流失如何重构?》,(香港)中评社,2021年7月31日。

  〔19〕温天鹏、陈星:《台湾地区中小政党发展概况及未来前景探析》,《台海研究》,2022年第1期,第45页。

  〔20〕《蔡正元:朱立伦调整路线完全是选举考量》,(香港)中评社,2022年6月11日。

  〔21〕刘相平、张萌:《第四次交锋:台湾岛内“九二共识”再争议述论》,《台湾研究集刊》,2022年第2期,第17页。

  〔22〕Mair,Peter 1997 Party System Change: Approaches and Interpretations.Oxford: Clarendon.

  〔23〕刘相平:《从“九二共识”存废之争论中国国民党民族立场迷失与危害性》,(香港)《中国评论》,2020年9月号,总第273期。

  〔24〕《连胜文吁国民党别怕绿殭尸 要坚持两岸和平》,(香港)中评社,2021年8月31日。

  〔25〕《杨泰顺:国民党太迷信中间选民与年轻族群》,(香港)中评社,2022年1月7日。

  〔26〕李立、温天鹏:《国民党两岸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动向分析》,《现代台湾研究》,2020年第3期,第7页。

  〔27〕《张荣恭:国民党主席应站稳何种两岸立场?》,(香港)中评社,2021年8月17日。

  〔28〕《李风答中评:朱立伦应为两岸开拓良好新局》,(香港)中评社,2021年9月28日。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2年8月号,总第296期)

当前国民党两岸政策摇摆不定

  中评社╱题:当前中国国民党两岸政策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及效果评析 作者:温天鹏(南京),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摘要】当前中国国民党在两岸政策立场上呈现乱象丛生的状况,究其原因在于国民党深受内外部结构性矛盾制约,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直接导致国民党发展陷入困境之中。本文试图探究当前国民党两岸政策出现摇摆不定的背后深层原因,进一步分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认为国民党应当坚持传统的价值理念,找准自身的历史定位,积极主动塑造民意而非被动迎合民意,继续深化“九二共识”论述,为其东山再起增加政治能量。

  近年来受台湾岛内选举接连失利影响,中国国民党病急乱投医,将败选原因很大一部分归咎于坚持“九二共识”的两岸政策所致,党内一度出现质疑、甚至废弃“九二共识”的声音。2021年国民党主席之争期间,“九二共识”再次成为党内关注的焦点,各候选人针对两岸政策都发表了各自主张,朱立伦以微弱优势赢得党主席之位后,外界本以为会一定程度向好调整江启臣时期与大陆的遇冷关系,重新回归国共双方热络往来,但令人大失所望的是,朱立伦的表现依旧差强人意,甚至在访美之行中发表一系列不利于两岸关系的出格言论,引发党外内争议不断,促使海峡两岸高度关注。

  一、当前中国国民党两岸政策立场乱象丛生

  当前国民党内两岸政策已出现分裂的趋势,党内各派系代表人物纷纷发表各自主张,其中核心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九二共识”受到巨大冲击,党内争议四起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大陆同中国国民党互动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也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关键,但是自从国民党在岛内选举中接连败北后,就开始屈从于民进党对“九二共识”的污名化与妖魔化,党内出现诸多杂乱声音,从2020年“二合一”选举之后典型的主张有以下几点:

  1、政治加工“九二共识”——“宪法九二”的出炉

  江启臣时期对于“九二共识”的态度多半是搁置,在讨论两岸论述改革阶段时,一度有弃置“九二共识”的消息传出,引来党内极大反弹,后来江立马转弯,对“九二共识”进行政治加工,定调以“中华民国宪法”为基础的“九二共识”处理两岸关系,以“宪法九二”的新名词强调回归党纲及马英九的两岸路线。江启臣进一步解释声称,该说法是从当初“我方”主张的“宪政”基础,说明“九二共识”既清晰又模糊的特性如何让两岸愿意沟通互动,又能凸显“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宪法九二”说法可让原汁原味、求同存异的“九二共识”继续成为台湾民众的主要选项,两岸应回到“不统、不独、不武”的和平状态。〔1〕对此,有意与江启臣争夺党主席之位的朱立伦批评不要创造新名词,并表示两岸论述一定要一贯一致,不能变来变去,不能去年一个样,今年又一个样。〔2〕所谓“宪法九二”实质上已经背弃了“九二共识”的原貌及核心意涵,这一提法背后包藏着要求两岸相互承认“主权”,根本不可能被国民党内主流意见与大陆所接受。

  2、“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依然占据主流

  朱立伦从宣布参选后就公开表态,会承袭过去国民党党纲、政纲中包括“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以对等、尊严方式,和对岸展开交流,更要从维持现状的“求同存异”到追求确保两岸和平的“求同尊异”。在两岸实际互动上,2015年的习朱会及习马会,证明“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可以搁置分歧、正常交流,所以我们不需要再去创造新名词诠释论述,这离民众太过遥远。〔3〕朱立伦访美期间声称,“和中国大陆应该基于原则交往”,国民党大陆部主任林祖嘉表示,这个原则就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国民党一直都是在这个原则下与对岸进行沟通,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从来没有改变过。中广董事长、国民党战斗蓝发起人赵少康表示,国民党应该坚持“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不能只有“一中”没有“各表”,因为“一中各表”是最重要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中各表”,“九二共识”就只剩一半不是完整的,国民党应该要有这样的立场。〔4〕

  3、“九二共识”“模糊说”“无共识说”甚嚣尘上

  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访美期间声称,“九二共识”是台海两岸双方“没有共识的共识”,如同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一样,是一种“创造性模糊”,宣称“基于原则的接触”与大陆进行交流。朱立伦并表示,九二会谈后的共识基本精神就是求同尊异或存异,国民党仍会秉持这样的基本态度做两岸交流。〔5〕对此说法,国民党内一众人等竟然竭力为其背书,国民党“立委”赖士葆指出,每个人对“九二共识”的解读都不同,他认为“适度的模糊化”是对的。国民党金门县“立委”陈玉珍认为,事实上朱立伦的谈话并没有脱离“九二共识”,只是技巧性地运用了中国文字。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曾铭宗表示,朱立伦所提的是国民党现阶段最好的两岸论述。倒是马英九对此进行了直接反驳,马英九表示,“九二有共识,因为‘九二共识’在谈的时候,我是负责督导的”。〔6〕之后,马英九受访再次重申,“九二共识”本来就很清楚,大陆看做是定海神针,台湾看成两岸的共同政治基础,没有这个东西,两岸怎么谈呢?〔7〕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表示,朱立伦对于“九二共识”的说法错了,并指出国民党需要党内两岸政策大辩论,辩个三天三夜“高下立判”。

  4、“九二共识”“弃置说”,要求另起炉灶

  国民党“立法委员”林为洲指出,“九二共识”的精神源自“中华民国宪法”,虽然“九二共识”的时代过去,但不代表“宪法”有变,现在“宪法”还是一中的“宪法”。林为洲建议国民党应该要有新论述,呈现“宪法”中关于“主权”、治权相关的规定,维持两岸和平稳定。〔8〕《人民政协报》发文指国民党内部有“暗独”,对统一破坏力更胜民进党,并点名国民党“立委”林为洲、陈以信是勾结反华势力的代表人物。对此,朱立伦表达国民党立场,“我们都是‘中华民国’派,国民党的核心价值就是捍卫‘中华民国’”。〔9〕国民党党团总召曾铭宗则表示,陈以信或林为洲,都没有所谓“独”派,基本上他们是本土派。大陆学者刘相平等认为,国民党在2020年“二合一”选举失败后即提出放弃“九二共识”,显示该党严重缺乏政治智慧,表现出中华民族主义立场的倒退。国民党第二十届第四次“全代会”推出的两岸政策虽然保留了“九二共识”的外壳,但其内涵有了相当大的扭曲和篡改,令人忧心,显示出国民党大陆政策出现“弃统趋独”的倒退现象。〔10〕

  5、坚定维护“九二共识”,追求国家统一

  2021年党主席选举期间,洪秀柱表示,国民党若要重返执政,在许多关键的大政方针上绝对不可回避,越是闪烁其词,越容易让民众误解、更让社会无法信任。“宪法一中”及“未来统一”都白纸黑字载于党章及“宪法”中,我们有义务向民众说清楚立场及主张。〔11〕朱立伦提出扭曲“九二共识”的说法后,洪秀柱强势回击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定海神针”,白纸黑字不容曲解,中国国民党若丧失自身的立场与信仰,必将沦亡。〔12〕前彰化县长卓伯源更是在个人社交平台以“九二共识就是和平共识”为题,发表“告全体党员书”。他表示,之所以有相关呼吁,是感叹“九二共识”价值居然在蓝营内部也争论不休,朱立伦访美时对“九二共识”的相关论述背离事实,非多数党员及珍视两岸和平的民意所乐见,国民党不应被民进党给牵制,应有魄力站稳既有立场。〔13〕

  (二)主张延续国民党党章、党纲,提出两岸关系“求同尊异”

  2021年朱立伦在竞选党主席过程中,针对两岸关系不断强调所谓“求同尊异”,彼此尊重,并宣示两岸政策主张将延续党章、党纲中的重要基础,让两岸更和平。10月中国国民党全代会正式通过政策纲领,在两岸论述部分,党主席朱立伦主张的“求同尊异”正式纳入其中,强调将延续过去党章、党纲内容,包括2005年“连胡五项愿景”以及马英九八年主政期间,推动两岸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务实基础上,由“求同存异”进一步走向“求同尊异”,开展各项有利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的工作,促使两岸重返和平繁荣康庄大道。〔14〕中国国民党组发会兼任高雄市党部主委李哲华则表示,国民党党章是政党对两岸关系的战略性论述,至于“九二共识”只是战术上的方法。两岸交流国民党不能舍弃自己的核心价值与党纲精神。〔15〕

  (三)坚定做所谓“中华民国”派,维护所谓“中华民国”传统立场

  台湾光复76周年,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提出“四个捍卫”,永远捍卫“中华民国宪法”、捍卫“中华民国”民主自由立国精神、捍卫台湾2300万民众的安全和平与繁荣、捍卫“中华民国”历史事实跟尊严。朱立伦强调,“‘中华民国’在台湾是从1945年10月25日开始,绝不是蔡英文所说的72年,请蔡不要自行扭曲历史”。〔16〕针对陆委会主委邱太三有关“两岸应该互相承认主权”的说法,中国国民党发表声明宣称,该主张已经“违宪违法”,不能认同,同时也冲击两岸的政治默契和沟通基础,反而让恢复交流协商变得更加困难。针对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演讲中,也数度提及属于“中华民国”的钓鱼岛列屿,国民党强烈要求台外事部门应表达“我领土主权不容侵犯”的立场。美国国务院在官网更新美台关系现况,移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不支持‘台独’”等文句,国民党却向媒体表示,尊重美国国务院修改美台关系文字,国民党对“国家定位”、两岸关系立场始终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及国民党党章党纲,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针对大陆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台湾海峡不是国际水域,重申大陆对台湾海峡享有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对此,国民党却发布四点声明,包括绝不接受对岸指台湾海峡为“内海”,支持国际航行维护台海和平。

  (四)宣称“亲美爱台”“反共保台”,拿香跟拜民进党主张

  2021年争取连任的江启臣表示,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从马政府时代迄今,始终没有改变,就是“亲美和陆”,可是他会再加一个“更爱台湾”。近期访美期间江启臣继续声称,“亲美,和陆,更爱台湾”,是他自己本身长期以来的主张基础。国民党的价值就是坚持捍卫“中华民国”,应在捍卫“中华民国”跟爱台湾的基础上,营造和平关系。朱立伦访美期间宣称,“国民党‘永远亲美’”,并认为国民党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选边站”,因此要竭力对美表“忠心”、比民进党更亲美,强调“亲中”是民进党贴给国民党的标签,“国民党无论从历史价值渊源还是现实当中曾经并肩作战的记忆,都是与美国拥有紧密连结的亲美政党。”朱立伦标榜国民党跟美国是一个阵营、一个“价值同盟”,称“国民党是与美国拥有紧密连结的亲美政党,持续对抗共产主义,与中共做价值与制度的竞争”。朱并强调若要和平,就要为战争做好准备,支持对美军购,表示“国民党将‘积极备战、全力避战’,调整投资方向提高台湾不对称作战的能力,优先采购对近期应对突发军事冲突必要且可获得的防御系统”。朱立伦返台后谈到其访美成果时表示,国民党主张“亲美爱台”“防卫保台”,也希望两岸通过对话、交流,避免冲突与战争。前台北市长郝龙斌也附和朱立伦的说法宣称,民众认为国民党“亲中”,但国民党应该是最能处理两岸关系的党,“亲美和中”是国民党既定政策。前“立法院长”王金平也表示,国民党很早以来就定调是“亲美友日和中”,这是长期以来的定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