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金融业开放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中评社北京3月18日电/据证券日报报导,3月18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年会在北京开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委员曹宇在演讲中表示:扩大金融业开放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银行业保险业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曹宇介绍,近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金融业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别是2018年以来,金融领域先后推出50多项开放措施,其中涉及银行业保险业的有34条,这34条开放措施的相关法规修订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开放政策在多个方面已落地见效。

    一是取消了银行和人身险公司外资股比限制;二是大幅减少了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取消了总资产经营年限等多项数量型限制要求,更加注重运用审慎性条件,综合评估申请人资质,吸引具备专业特色的优质外资机构进入,丰富金融市场主体,优化金融供给;三是丰富了外资机构类型,鼓励具有专业特色的外资机构参与中国理财、养老等领域的市场建设;四是基本实现中外资银行、保险机构业务范围一致,拓宽了外资银行、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的业务范围。

    此外,进一步优化监管规则,针对外资银行保险机构的特点,实行差异化监管,支持其发挥与母公司的联动优势,更好服务本地客户。截至2022年末,外资银行在华共设立了41家外资法人银行,116家外国银行分行和135家代表处,营业性机构总数达911家。外资银行总资产达3.76万亿元。境外保险机构在华共设立了68家外资保险机构和79家代表处,外资保险机构总资产达2.26万亿元。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曹宇表示,金融业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将发挥独特作用。

    一是扩大金融业开放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继续毫不动摇扩大金融业开放,吸引更多全球高质量金融资源,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