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俄务实合作行稳致远
莫斯科地铁大环线——
“为当地民众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
3月1日,莫斯科地铁大环线全线通车。莫斯科市政府当天在官网刊文,介绍莫斯科地铁大环线全线31个车站建设和运营情况,其中特别指出,米丘林大街站采用“中国风”建筑风格,这是为了对承建项目的中国朋友表达感谢。
中国红立柱、梅花、云纹、团寿、八仙纹……走进米丘林大街站,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令人眼前一亮。匠心独运的中国设计和美轮美奂的建筑形式展现了浓郁的“中国风”。地铁站工作人员马斯洛娃说:“这座车站本身已经成了景点,许多莫斯科民众特地前来‘打卡’,外地游客也会慕名来这里拍照留念。”
“这是象征俄中友谊的一抹亮丽色彩。”曾担任莫斯科地铁大环线西南段项目工程部俄方部长的弗拉基米尔,时不时还会来自己工作过的地方转转。他说:“我难以忘记与中国朋友一起工作的日子,那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2017年,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标承建莫斯科地铁大环线西南段项目,标段全长5.4公里,包括阿明耶沃站、米丘林大街站、韦尔纳茨基大街站等3个车站和9条盾构隧道建设任务。
2021年12月7日,莫斯科地铁大环线西南段投运。开通1年多来,站点人来人往,一派熙熙攘攘的繁忙景象。据统计,莫斯科地铁大环线西南段片区生活着约34万民众,西南段项目建成后,这些居民的日常平均通勤时间减少约40%。
“自从地铁开到家门口,我的生活便捷度直线上升!”家住米丘林大街站附近的市民奥莉加由衷感叹。奥莉加是一名上班族,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地铁开通前,每天她都要挤公交车上下班和接送孩子上学。
“过去经常担心孩子因为交通拥堵上学迟到,不得不时常打车,开销很大。地铁开通后好多了!地铁准时、快速、间隔短,乘地铁既能确保孩子每天按时到校,路上还可以享有相对舒适的环境。”奥莉加说。
“中国企业的施工完全符合各项设计指标,展现出中国工程建设的高水准。”回想起项目建设过程,弗拉基米尔仍感慨良多。莫斯科冬季寒冷漫长,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多摄氏度。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中国铁建带来了自主研发、有针对性设计的5台盾构机。其主驱动、液压泵站、变频器及其他辅助加热系统可耐低温,成功应对极寒施工环境,保障了冬季施工的连续性。
“中国朋友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自身技术能力与水平,为我们带来了新经验,助力民众出行。相信未来双方在基建领域的合作前景会更加广阔。”弗拉基米尔说。
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
“感知和瞭解中国的一扇窗”
1月20日,2023年“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庙会”在莫斯科举行。在5天时间里,古朴典雅的中国文化装饰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逾6000名中外宾客前来参观。庙会的举办地是位于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的莫斯科阳光酒店。
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坐落于莫斯科市东北行政区,是中俄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中心占地6.7公顷,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包括莫斯科阳光酒店、现代化会议中心、甲级写字楼、阳光公寓、中式园林和古典建筑群等。
2022年9月30日,莫斯科阳光酒店开业,成为首家在俄经营的中国民族品牌高端酒店。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所属的甲级写字楼、阳光公寓等也已投入运营,吸引了一批航空、通信、金融、法律咨询等行业领先企业前来洽商入驻。根据功能定位,贸易中心将为入驻企业和个人提供市场、法律、财税、通关、后勤保障等一系列咨询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
据悉,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内的中式园林和古典建筑群将于今年投入运营。友谊桥、紫云阁、积翠门、玲珑潭、望月亭……总面积5000平方米的3个中式传统院落里处处是景。漫步其中,随处可以感受中式园林的独特魅力。未来,这里除了举办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还将成为莫斯科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部分投运以来,俄联邦政府、议会、地方机构等纷纷前来考察,对其建筑品质和服务、中式园林的精巧设计赞不绝口,表示将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推进俄中各商贸领域务实合作。目前,贸易中心已成为当地新的建筑地标。
“很荣幸能够参与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项目建设。”在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项目管理部工作3年的叶卡捷琳娜感慨地说。近距离参与项目建设,让她对中国朋友和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瞭解,“对于俄罗斯人民而言,贸易中心是感知和瞭解中国的一扇窗。”
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总经理赵焱彤表示,随着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贸易中心将致力于两国经贸、人文等领域合作,努力成为中俄优秀企业和产品的信息中心、展示中心、交易中心和服务中心。
绿色环保项目——
“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近年来,中国汽车制造和新能源技术、自主汽车品牌在俄罗斯正获得越来越多的积极评价,汽车产业也逐渐成为两国合作的新亮点。
走进莫斯科一家中国品牌汽车4S店,记者看到大厅内整齐停放着崭新的轿车、越野车等,不少顾客正在向客服问询或准备试驾。销售经理阿纳什金告诉记者,目前该品牌的最新车型基本能做到俄中同步投入市场,不论是外形还是性能都具竞争力。谈及最近的生意,阿纳什金说:“很多款式现在都卖断货了,我们只接受预订,正在抓紧进货。”
中国具有技术优势的新能源汽车是未来中俄两国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报导中表示,“中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来继续提高环境保护的质量,并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报导援引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谢尔盖·萨纳科耶夫的话表示,近年来,中国越来越积极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中国采取切实行动改善环境,电动汽车制造与供应正在大幅度增加。”
据统计,中国对俄汽车和零配件出口大幅增长,中国汽车品牌在俄销量持续攀升。到去年底,俄罗斯的中国品牌汽车经销商数量已达1041家。
除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拓展合作,中俄还积极推动绿色经济、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合作,为两国实现绿色发展不断提供动力。
2022年12月1日,中俄跨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协调委员会暨联合专家工作组第十八次会议举行,中俄双方表示将共同努力,组织开展2023年跨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各项工作。两国跨界水体水质连续多年保持稳定,边境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中俄两国还持续深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迁徙候鸟保护合作,加强自然保护区合作,共同开展生态廊道建设,在大熊猫保护、繁育等方面开展合作与联合研究……近年来,中俄两国推动多边框架下区域合作,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成果丰硕,为维护地区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莫斯科地铁大环线——
“为当地民众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
3月1日,莫斯科地铁大环线全线通车。莫斯科市政府当天在官网刊文,介绍莫斯科地铁大环线全线31个车站建设和运营情况,其中特别指出,米丘林大街站采用“中国风”建筑风格,这是为了对承建项目的中国朋友表达感谢。
中国红立柱、梅花、云纹、团寿、八仙纹……走进米丘林大街站,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令人眼前一亮。匠心独运的中国设计和美轮美奂的建筑形式展现了浓郁的“中国风”。地铁站工作人员马斯洛娃说:“这座车站本身已经成了景点,许多莫斯科民众特地前来‘打卡’,外地游客也会慕名来这里拍照留念。”
“这是象征俄中友谊的一抹亮丽色彩。”曾担任莫斯科地铁大环线西南段项目工程部俄方部长的弗拉基米尔,时不时还会来自己工作过的地方转转。他说:“我难以忘记与中国朋友一起工作的日子,那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2017年,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标承建莫斯科地铁大环线西南段项目,标段全长5.4公里,包括阿明耶沃站、米丘林大街站、韦尔纳茨基大街站等3个车站和9条盾构隧道建设任务。
2021年12月7日,莫斯科地铁大环线西南段投运。开通1年多来,站点人来人往,一派熙熙攘攘的繁忙景象。据统计,莫斯科地铁大环线西南段片区生活着约34万民众,西南段项目建成后,这些居民的日常平均通勤时间减少约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