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辅助生殖助力“宝贝计划”
带着小马扎排长队,名医门诊“一号难求”
1988年,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相比当时万千不孕不育夫妻对试管婴儿技术的质疑与希冀,如今辅助生殖已经大众化。
半月谈记者在北医三院生殖科门口看到,整条走廊里都是患者。为了更快速看病,诊室形成了写病历、看诊、做B超、开药的流水线操作模式,通常一位主任医师有3至5人的团队协助,以提高就诊效率,但患者就医耗时仍然较长。
一位患者告诉半月谈记者,医院里椅子少、人又多,经常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刚开始没经验,现在我会带个小马扎,像以前春运挤火车一样”。
另一位患者说,能挂上号等着候诊已经算不错了。因为有名气的生殖门诊“一号难求”,患者群里会交流挂号技巧,许多人都是定好闹钟在网上抢号,甚至要发动全家帮忙,即使这样也经常无功而返。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内分泌科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生殖内分泌学科临床科室之一。早上8点不到,科室主任朱依敏诊室外已经有10多位候诊患者,还有不少患者在护士台请求临时加号。“一天通常要看80至100名患者,晚上7点半能结束算是早的,通常要到8点半。”朱依敏说
“我是从台州来的”“我是从金华来的”“我是从江西来的”,半月谈记者询问一圈,发现就诊患者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来自杭州以外地区,有人乾脆在医院附近租了长租公寓,每周一次定期就诊。
临近中午12点,一上午没喝过一口水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内分泌与生殖医学科主任医师金丽已经接诊了约30个门诊患者,还完成了4台取卵手术和5次电话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