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信昌:美国2022年政治氛围与经济前瞻
一、前言
一连串的意外发展,敏感的投资人开始留意做解读;而高盛(Goldman Sachs)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也发出警讯和下调对于美国经济成长的年度预测。在研究报告中说明《重建美好美国法案》(BBB)的法案卡关之下,正式下修2022年国内生产毛额的预测,从第一季经济成长原先的3%,下调为2%;第二季的预估成长,则从3.5%减为3%;而第三季也从3%的预估成长率,下修至2.75%。于去年12月初,高胜集团即因为疫情的蔓延与伤害,而将2022年的经济成长,从3.3%下修至2.9%。
就在普遍有期待、各方不看好之下,拜登政权走过内外纷扰的一年风雨。就任前夕发生的国会暴动,司法调查仍进行当中;不过根据麻省大学(UMass Amherst)在去年四月份和年底所进行的两次民调,认定拜登总统并未合法赢得2020大选的共和党选民依旧超过七成,愿意接受拜登胜选事实,也只有五分之一高。此外,媒体经济学人持续一年的调查更显示,不分年龄层对于拜登的好感度,目前都是负面看待的居多;其中又以年轻选民的改变最为剧烈了,于44岁以下选民,仍然维持正面看法的比率,已然下跌将近一半。
自拜登总统上任以来,在一方面全力针对气候议题提出明确路径图,取消加拿大在美国境内的输油管建照许可,更主张要渐进禁止产油和使用石化能源;另一方面,则以连番的外交出击和领袖私交的远距会晤,以避免强权国家彼此发生错判。但这样的情势缓和与人格领导,会否对于擅长杀鸡取卵的华尔街和金融秃鹰集团,产生威摄和终极收敛的作用力呢?于人类未来,又将产生何许的经济转型与全新带动呢?下文尝试从美国国会预算局、商业部经济分析局跟劳工部的主计资料和报告的发布,试图做成整理和思考,以待后续方家的指引、批驳。
自上世纪七零年代接连两次的石油危机发生以来,美国的进口贸易超过出口的逆差现象,半个世纪以来几乎无从再做扭转。当时尼克森总统禁止美国石油的出口,正是基于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及稳定中东战局的紧急因应和维稳措施;虽然建立起了以美元来作为储备货币的交易和全球信任,只是日后以资本输出、金融网路、运输服务和在品牌授权、智财权等的创汇收入,却无法有效带动在美国境内的就业创造与经济循环流。
尤有甚者,于金融大海啸发生前后,当时美国两党政府在政策上是以联邦补贴,来打造穷人住宅和绿色新能源;正是冀望能有在舆情与社会支持之下,以房地产、衍生金融交易和生质柴油等的创新绿能,带动振兴经济和产生在各阶层、各产业间的良性循环。孰料由政府补贴做奖励的人道情怀和环境维护,却在欧巴马总统的就任之初,即酿成金融大海啸。
"This Administration will constantly strive to promote an ownership society in America.We want more people owning their own home.It is in our national interest that more people own their own home.After all,if you own your own home,you have a vital stake in 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President George W.Bush,December 16,2003
小布希总统版“有土斯有财;有恒产者,斯有恒心”,接连以崭新法案与联邦预算,从订金补贴、首次买房免订金和无息做担保;再针对特定族群、成员身分做加强,设定年度的目标成交量。一时间,确实活络911事件以迄的社会恐慌与族群紧张;不过也就在美国金融业持续的风险转嫁,大举推行以连动债做成包裹式的销售,终而造成拖累全球的次贷危机。
当时横跨布希和欧巴马两任政权,持续将近十年所做生质能源补贴,不仅让全球甘蔗种植面积大幅拓展,更导致玉米在内的粮价飙升;以至在贫穷国家发生缺粮危机。此外,以外贸封锁来对抗俄国与委内瑞拉左倾政权的作法,油产输出受限则让油价狂飙到上百元的历史天价。
总是幸与不幸,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的全球大缺货与供油危机,却让美国中、低阶的工业制造、国内石油出口和恢复作钻探开采的呼吁,再度成为主流论述;却引来环保美少女,Greta Thunberg,她对拜登决心的质疑。
1、大抵在2020年的第三季起,企业加总获利即持续有所改善,预估2021年获利约可增加22个百分点,足以适度填补在2020年由新冠疫情所造成获利减少;
2、因为有对外投资、技转和授权金等,而从国外取得的收益金额,依然高于美国企业的对外支付,两相抵减之后仅微幅下跌;
3、各行业的国内获利增加约27个百分点,若再以金融与非金融做区隔,企业获利主要来自非金融部门,其获利增加约36个百分点;
4.令人惊讶的是金融业当中,民间金融机构的总获利没什么变化,该部门的获利有增加,是靠着联邦理事会和储备局的操作表现;
5、以二位码分类的22个行业当中,除了汽车制造有亏损、石油炼制与煤则面临获利下降,这之外的行业利润均有水准以上的表现;
6、行业的国内获利甚或有大幅增加,尤其是电脑及其相关组件、食品烟酒饮料业、批发与零售服务和资讯服务,成长率都超过四成以上;
由以上的讨论可知,非金融部门的增长率较高,尤其在民生日用与电脑和资讯服务;同时,经贸部门和企业的涉外利润,比起2020年当时下跌的5.5个百分点,无论国内生产、服务表现和进、出口获利,都已恢复。
其次,上述关于行业获利的变化,可以部份解释美国股市迄今仍然看多的历久不衰。像是获利增加丰硕的电脑生产与资讯服务产业,当然在反应需求增加的影响;除此之外,则是疫情之后的行业复苏与汰弱择强,存留企业无论在规模表现与因应能力的积极性。若再搭配商务部所发布各行业的实质生产变动,来与其获利变化做一一比对,则能有一番深入解读。
因为2020年上半年有封城策略的采行,年率化之后的第二季产值下跌达三成;不过到夏、秋之交的第三季则明显反弹,可以相互冲销,全年仍下跌3.5百分点。然于2021年的制造业,实质产值并无起色;在生产供应未有明显带动之下,利润创收必然是来自经营成本与风险的有效转嫁!
就通膨成因来看,紧急、短期的政策性补贴,再加上量化宽松之下的财富移转效果,来自需求推动的因子很明显。因此,关于通膨预期与婴儿潮世代就业退场,一度在美国学界与智库圈引发的有或无?对于经济复苏能有多大的限制和影响?学者之间的争执不休,就能被完整的理解。
最后,目前最被看重的总体经济影响因子,除了联准会缩表和减少流通货币数量,就数拜登预算案与政策推动后的长远影响。于拜登总统的气候政策背后,则是要促进电动车的产业发展和充电基桩的公共投资;但这样的一石二鸟策略,于过往的美国政坛却很少能有重大成果的收割。就以充电基桩的铺设来看,因为拜登基建预算案在国会被大幅做了删减,原本设计安装的快充站,如今却只能改安装一般的充电基桩。
三、结论与后续关注
一旦在土地与动线规划都做投入之后,牛步化的充电效率不是赶走客人,就只是成为商业区内的停车场。即使基桩预算是由联邦政府做补贴,但在商言商的业界,不论加油站或是百货公司,可不会乐意看到这样龟步的土地使用。何况涉及到社区营造与中等学校改建的预算案,如今在参议院内卡关;金融分析师的立即做下修,适巧反应出本文的资料解读。
而向来以口给善辩为荣的民主党策士,克鲁曼先生(PAUL KRUGMAN),最近在纽约时报的评论上终于承认通膨来了;但他也同时反问,能持续多久呢?诚然,于反应家庭所得和政府支出的整体暴增之外,物价指数的长期走势与终极影响还需要分辨出:需求增加是否有来自消费信心的支持?是否有厂商持续投资与在技术创新的突破?抑或仅只各种类型的税赋和存活的优势厂商,于其市场力量的扩大与在利润攫取的影响呢?
眼前,人力流失和新一波疫情再起,居家上班与办公场域的配置都需要有创新思考与在资讯管理的方式变革。锐意进取的企业,则不脱自行研发投资或是扩大对资讯服务的购买。只是高消费能力的人口老化与技术劳动力的陆续退出市场,再面对此际依旧无解的排斥移民与配额争议等内政问题,都只会恶化劳动供给和抬高供应成本的转嫁考量。
究其实,不仅企业回流美国本土和扩大投资的主动意愿,尚未见到有普遍发酵;取得联邦五百亿美元补贴的半导体业,像是INTEL总裁,帕特里克·保罗·格尔辛格(Patrick Paul Gelsinger),更直白的说其公司五年愿景取决于能在未来三年间,先和台积电与三星等代工业者形成良好合作。
若再加上零排碳的推动和政府补贴的债务负担,除非短期间内美国企业能找到技术突破,和有新商业模式来做创收、上税,否则迟早都要转嫁给消费者。展望新的一年,老骥伏枥的拜登,或许要走一条千山独行的英雄路;再看2022年的经济成长,将是先求稳扎才能稳打的平阳老虎。
(作者:卢信昌,台湾大学国际企业研究所副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
一、前言
一连串的意外发展,敏感的投资人开始留意做解读;而高盛(Goldman Sachs)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也发出警讯和下调对于美国经济成长的年度预测。在研究报告中说明《重建美好美国法案》(BBB)的法案卡关之下,正式下修2022年国内生产毛额的预测,从第一季经济成长原先的3%,下调为2%;第二季的预估成长,则从3.5%减为3%;而第三季也从3%的预估成长率,下修至2.75%。于去年12月初,高胜集团即因为疫情的蔓延与伤害,而将2022年的经济成长,从3.3%下修至2.9%。
就在普遍有期待、各方不看好之下,拜登政权走过内外纷扰的一年风雨。就任前夕发生的国会暴动,司法调查仍进行当中;不过根据麻省大学(UMass Amherst)在去年四月份和年底所进行的两次民调,认定拜登总统并未合法赢得2020大选的共和党选民依旧超过七成,愿意接受拜登胜选事实,也只有五分之一高。此外,媒体经济学人持续一年的调查更显示,不分年龄层对于拜登的好感度,目前都是负面看待的居多;其中又以年轻选民的改变最为剧烈了,于44岁以下选民,仍然维持正面看法的比率,已然下跌将近一半。
自拜登总统上任以来,在一方面全力针对气候议题提出明确路径图,取消加拿大在美国境内的输油管建照许可,更主张要渐进禁止产油和使用石化能源;另一方面,则以连番的外交出击和领袖私交的远距会晤,以避免强权国家彼此发生错判。但这样的情势缓和与人格领导,会否对于擅长杀鸡取卵的华尔街和金融秃鹰集团,产生威摄和终极收敛的作用力呢?于人类未来,又将产生何许的经济转型与全新带动呢?下文尝试从美国国会预算局、商业部经济分析局跟劳工部的主计资料和报告的发布,试图做成整理和思考,以待后续方家的指引、批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