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链补短板 创新克难关
新的一年,各地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供应链整体提升。
龙头带动——
布局配套研发
链条自主可控
机器轰鸣阵阵,主控室屏幕上数据闪烁,在位于四川德阳的东方电气集团自主重型燃机整机试验室里,30余名试验人员正有条不紊地操作着试验设备。去年11月,被誉为“争气机”的首台国产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G50燃机)在这里成功下线。“我们正以G50燃机为母型机,开发系列化产品,力争早日补齐我国中小型燃机族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G50发展中心副主任田晓晶说。
重型燃气轮机是发电和驱动领域的核心设备,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开展G50燃机自主研制,是“从0到1”的突破,东方电气集团需要探索攻克高温、高压、高转速等技术难题。
2019年底,G50燃机整机试验平台拖动系统的进口齿轮箱出现异常,重新制作需要至少一年,严重影响研发进度。“得益于‘链长’东方电气提前布局,我们一年前就合作开启了国产化替代的技术攻关。”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业务总监马茂生表示。研制过程中,对一些关键部件,东方电气与上下游厂家提前进行技术准备,通过研发资源互补、研发成本分担等方式,布局国产化替代,抢占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