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下调美银行系统评级展望至负面

  香港文汇报综合报导,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公司周一将其对美国银行体系的评级展望,从“稳定”(stable)下调至“负面”(negative)。穆迪强调,今次下调评级是因应美国3间银行先后倒闭引发的银行业危机。尽管美国监管机构尽力支撑,但美国银行业运营环境“正在迅速恶化”。

  穆迪指出,美国政府采取非常规措施紧急“包底”应对危机,但银行业长远发展仍有隐忧。由于联储局料仍将持续加息应对通胀,银行业将长期承受压力,“在经历多年低融资成本之后,美国各大银行面临存款成本急剧上升的问题,这将减少银行盈利,尤其是拥有较大比例固定利率资产的银行。”穆迪还预计,美国经济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陷入衰退,银行业届时恐受到更大冲击。

  英国《金融时报》前日援引最新研究指出,美国银行系统较想像中更脆弱,各间银行资产市值估计较账面价值低2万亿美元(约15.7万亿港元)。统计显示10%的美国本地银行未确认亏损,较今次破产的硅谷银行(SVB)更大。今次银行业危机也凸显美国银行体系面对挤提的脆弱性,研究估计若半数未投保银行存户决定取出存款,美国将有近190家银行流失的资产可能高达3,000亿美元(约2.35万亿港元)。

  联储局拟收紧银行监管

  《华尔街日报》披露,联储局计划收紧对中型银行的监管,将其纳入一些目前仅限于监督大型银行运作的规定中。这些规定包括更严格监控银行资本和流动性,以及升级一年一度的压力测试,评估银行度过经济衰退的能力。

  美国2010年立法规定,资产超过500亿美元(约3,923亿港元)的银行必须接受联储局年度压力测试。然而到2018年,该规定门槛被调高至2,500亿美元(约1.96万亿港元),正好超过今次破产的硅谷银行(SVB)和Signature Bank的资产。联储局金融监管事务副主席巴尔强调,现时全美各类银行都有可能爆发危机,“监管规定不能只适用于大型金融机构,却忽略体系内的其他风险,这与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