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澳借联合国条约漏洞转移核材料
报导指出,该漏洞源自《核不扩散条约》第14段,允许跨国运输“非爆炸性军事用途”的核裂变原材料,无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审查和监督。AUKUS宣称合作研发的核潜艇“不会携带或使用核武器”,但潜艇以核能为动力,就意味可用于研发核武的高浓度浓缩铀和钚,都能藉类似方式运往非拥核国。
分析警告为研发核武作掩护
澳洲是非拥核国,但若AUKUS计划顺利进行,就意味该国将成为《核不扩散条约》签署国中,首个获得核动力潜艇的无核国家。分析警告若有潜在的核扩散者“照办煮碗”,完全可以藉类似海军核反应堆计划为旗号,作为获取核裂变原材料研发核武的掩护。
《卫报》提到,美英澳3国曾与IAEA就AUKUS计划进行磋商,最初考虑无须援引《核不扩散条约》第14段,允许IAEA监督所有涉及计划的核裂变原材料。但参与计划3国其实都不情愿让IAEA派出国际调查团队,亲身考察新型核潜艇,最后只是对外宣称AUKUS计划会将核不扩散列为优先事项。
在AUKUS计划中,澳洲同意不在当地建立核反应堆,所有涉及计划的军事人员都在英美而非澳洲受训。澳洲不会对收到的核燃料进行浓缩或再加工,英美则会将装载核燃料的装置直接焊接,在使用寿命期间无须拆卸充能。澳洲还承诺不会购置必要的化学处理设备,将核燃料重新作武器用途。
开创危险先例 日韩虎视眈眈
然而分析提醒,类似作法并不能完全打消外界疑虑,部分非拥核国以AUKUS计划为借口,暗中发展核武器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例如日韩两国都曾表示希望拥有核动力潜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已表态支持AUKUS计划的各项措施。国际安全学者纳朗也指出,韩国是美国最有可能“从保险防范转向积极寻求核武”的盟友。
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核项目主任阿克顿认为,不论美英澳3国如何宣称严肃看待核扩散问题,AUKUS计划都已开创危险先例,“澳洲是第一个移开保险,将核燃料用于海军建设的国家。我可以不担心澳洲滥用核燃料,但其他国家都有可能仿效AUKUS的做法。”
“AUKUS”计划挑战重重
◆生产能力
人手短缺和产能紧张势必冲击AUKUS计划执行。例如英国仅为满足本国下一代核潜艇制造需求,就已投入巨额资金,造船厂工人从1万人增至1.7万人,几乎没有额外人手协助澳洲生产核潜艇。美国制造核潜艇的通用动力电船公司也已雇用2万人,现时还有17艘潜艇等待交付,积压订单更排到2032年。
◆投资成本
澳洲获取每艘新潜艇的生产成本约为70亿澳元(约367亿港元),加上武器和作战系统、潜艇维护和人员训练的成本,以及对澳洲生产设施的必要投资,该计划总成本可能会升至1,250亿澳元(约6,559亿港元)。由于交付周期极长,计划成本料会不断累积,澳洲本地国防企业也很难短期获利。
◆潜艇设计
AUKUS计划将由3国建立“混合平台”研究潜艇设计,牵涉大批国防企业,包括英国的劳斯莱斯,以及美国的通用电气、西屋电气和洛歇马丁等。如何平衡每间企业负责设计研发的项目,相信需要非常复杂的协商。
◆技术转让
核潜艇技术是美国严格保密的军事技术之一,涉及美国《国际武器贸易条例》下的技术转让要求,还被归类于“不可向国外透露”的技术保密级别,以及禁止与非美国国民共享。即使美方宣称有办法与澳洲分享核潜艇推进技术,在后续的超音速武器研发等领域,3国能否合作仍然存疑。
中方:三国称遵守最高核不扩散标准 属欺世盗名
针对美英澳推进核潜艇合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昨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三国声称将遵守最高核不扩散标准,纯属欺世盗名,实质上是胁迫国际原子能机构秘书处作出保障监督豁免安排,严重损害机构权威,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典型冷战思维 刺激军备竞赛
汪文斌说,中方已多次强调,美英澳建立所谓的“三方安全伙伴关系”,推进核潜艇及其他尖端军事技术合作,这是典型的冷战思维,只会刺激军备竞赛,破坏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损害地区和平稳定,爱好和平的国家对此表达了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美英澳发布的最新联合声明表明,三国为了一己地缘政治私利,完全无视国际社会关切,在错误和危险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汪文斌称,美英澳三国核潜艇合作涉及核武器国家向无核武器国家转让大量武器级高浓缩铀,构成严重核扩散风险,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目的和宗旨。“三国声称将遵守最高核不扩散标准,纯属欺世盗名,实质上是胁迫国际原子能机构秘书处作出保障监督豁免安排,严重损害机构权威,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汪文斌指出,核潜艇合作事关《核不扩散条约》的完整性、有效性和权威性。相关保障监督问题,涉及机构所有成员国利益,应由机构所有成员国通过透明、公开、包容的政府间进程共同讨论决定。在各方达成共识之前,美英澳三国不应开展核潜艇合作,机构秘书处也不得擅自与三国商签保障监督安排。“需要强调的是,亚太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增长最快的地区,这一局面弥足珍贵。”汪文斌强调,中方敦促三国倾听国际社会和地区国家的呼声,摒弃陈旧的冷战零和思维和狭隘的地缘政治理念,切实履行国际义务,不要做破坏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的事。
报导指出,该漏洞源自《核不扩散条约》第14段,允许跨国运输“非爆炸性军事用途”的核裂变原材料,无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审查和监督。AUKUS宣称合作研发的核潜艇“不会携带或使用核武器”,但潜艇以核能为动力,就意味可用于研发核武的高浓度浓缩铀和钚,都能藉类似方式运往非拥核国。
分析警告为研发核武作掩护
澳洲是非拥核国,但若AUKUS计划顺利进行,就意味该国将成为《核不扩散条约》签署国中,首个获得核动力潜艇的无核国家。分析警告若有潜在的核扩散者“照办煮碗”,完全可以藉类似海军核反应堆计划为旗号,作为获取核裂变原材料研发核武的掩护。
《卫报》提到,美英澳3国曾与IAEA就AUKUS计划进行磋商,最初考虑无须援引《核不扩散条约》第14段,允许IAEA监督所有涉及计划的核裂变原材料。但参与计划3国其实都不情愿让IAEA派出国际调查团队,亲身考察新型核潜艇,最后只是对外宣称AUKUS计划会将核不扩散列为优先事项。
在AUKUS计划中,澳洲同意不在当地建立核反应堆,所有涉及计划的军事人员都在英美而非澳洲受训。澳洲不会对收到的核燃料进行浓缩或再加工,英美则会将装载核燃料的装置直接焊接,在使用寿命期间无须拆卸充能。澳洲还承诺不会购置必要的化学处理设备,将核燃料重新作武器用途。
开创危险先例 日韩虎视眈眈
然而分析提醒,类似作法并不能完全打消外界疑虑,部分非拥核国以AUKUS计划为借口,暗中发展核武器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例如日韩两国都曾表示希望拥有核动力潜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已表态支持AUKUS计划的各项措施。国际安全学者纳朗也指出,韩国是美国最有可能“从保险防范转向积极寻求核武”的盟友。
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核项目主任阿克顿认为,不论美英澳3国如何宣称严肃看待核扩散问题,AUKUS计划都已开创危险先例,“澳洲是第一个移开保险,将核燃料用于海军建设的国家。我可以不担心澳洲滥用核燃料,但其他国家都有可能仿效AUKUS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