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局长:有信心实现经济整体好转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回答记者提问(来源:直播信号截图)

  中评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海涵)3月12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结束后,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受邀参加第三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就今年国家经济形势答问,他表示,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的经济预期目标是非常有信心能够实现的,能够推动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有记者问及今年经济形势,康义表示,2022年确实保住了宏观经济的总体稳定。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可以用五句话比较好地概括去年总体的经济运行情况。总的来讲,宏观经济保持总体稳定,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的,也来之极为不易,彰显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为今年乃至今后的经济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谈及总体稳定,康义说,判断宏观经济运行,一般是从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这四个方面来衡量。2022年,我们实现了3%的GDP增长,GDP总量达到了121万亿元,人均GDP达1.27万美元。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和其他国家通胀形成鲜明对比,全年CPI仅上涨2%,保持温和上涨。在就业方面,城镇调查失业率年度中有所波动,到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5%。国际收支保持总体平衡,特别是人民币汇率在全球主要货币中表现相对稳健,外汇储备仍然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康义表示,2022年,地缘政治冲突冲击国际经济,国内疫情反复延宕,还有一些高温乾旱等自然灾害,在这种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非常可圈可点的。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好的防疫成果,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3%的经济增长也高于美国的2.1%,日本的1.0%,德国的1.8%,物价稳定,“中国价稳”与“世界通胀”这样一个鲜明的对比。这些成绩,反映出中国经济还是有强大的韧性。

  康义续指,在这些困难和冲击下,我们顶住了压力,表明我国经济能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2022年是极不容易的一年,也为我们积累了更多的宏观调控经验,调控成果为今后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留下了更多可操作的政策空间。

3月12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来源:直播信号截图)

  康义说,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全国两会也提出了今年经济增长的目标是5%左右。我们完全有信心能够实现今年宏观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完全有信心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信心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我们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判断。二是对今年两个多月以来经济运行相关情况的观察。从中长期来看,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各项指标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巨大规模的市场,有充足的劳动力供应,有很好的生产要素条件,所以长期向好的趋势和发展空间巨大客观存在,在我们国家仍然非常明显。国际国内很多专家学者、研究机构都在研究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对中国经济潜在增长基本上都落在5%-6%之间。随着我们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中国经济的增长有望向潜在增长率回归,这是长期判断。

  康义表示,对于今年两个多月以来经济运行的观察,第一个方面是市场信心、市场预期正在改善。3月1日我局发布了PMI相关指标,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52.6%,创130个月的新高,这也表明,市场主体对未来的预期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也调高了我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从世界经济情况来看,2月份以来,因为中国的复苏,很多国际组织对世界经济的看法也变得不那么悲观,也都调高了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第二个方面就是一些实物量指标,比如铁路货运量、发电量、用电量都出现了稳定上升。第三个方面,主要经济都在出现明显改善。包括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生产指数等等。

  康义说,我们有信心推进经济整体好转,实现5%左右的预期目标。但是中国经济前景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性,国际上不确定性也很多,我们面临的环境还非常复杂。国内经济运行当中本身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市场主体、企业还存在一些困难,特别是订单等等方面,人民群众的就业、收入的增长也还面临不少困难,经济运行当中也还存在一些风险隐患,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的经济预期目标是非常有信心能够实现的,能够推动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后方支援实习记者:刘畅 鞠影)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回答记者提问(来源:直播信号截图)

  中评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海涵)3月12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结束后,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受邀参加第三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就今年国家经济形势答问,他表示,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的经济预期目标是非常有信心能够实现的,能够推动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有记者问及今年经济形势,康义表示,2022年确实保住了宏观经济的总体稳定。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可以用五句话比较好地概括去年总体的经济运行情况。总的来讲,宏观经济保持总体稳定,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的,也来之极为不易,彰显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为今年乃至今后的经济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谈及总体稳定,康义说,判断宏观经济运行,一般是从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这四个方面来衡量。2022年,我们实现了3%的GDP增长,GDP总量达到了121万亿元,人均GDP达1.27万美元。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和其他国家通胀形成鲜明对比,全年CPI仅上涨2%,保持温和上涨。在就业方面,城镇调查失业率年度中有所波动,到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5%。国际收支保持总体平衡,特别是人民币汇率在全球主要货币中表现相对稳健,外汇储备仍然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康义表示,2022年,地缘政治冲突冲击国际经济,国内疫情反复延宕,还有一些高温乾旱等自然灾害,在这种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非常可圈可点的。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好的防疫成果,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3%的经济增长也高于美国的2.1%,日本的1.0%,德国的1.8%,物价稳定,“中国价稳”与“世界通胀”这样一个鲜明的对比。这些成绩,反映出中国经济还是有强大的韧性。

  康义续指,在这些困难和冲击下,我们顶住了压力,表明我国经济能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2022年是极不容易的一年,也为我们积累了更多的宏观调控经验,调控成果为今后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留下了更多可操作的政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