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红:科技特派员是助力乡村振兴中坚力量
中评社香港3月12日电(记者 段晓鲁)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今日举办,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采访,向外界讲述他们的生动故事。会上有记者向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廖红提问,她表示,福建省是生态文明先行省,也是科技特派员的发源地,她从事的农业科技研究在这里一定会大有所为。
“2016年,我加入了科技特派员团队,带领我的团队成员走遍了福建省大大小小的茶叶产区,收集并分析了上万份茶叶样品和茶叶土壤样品,结合实际考察,我们发现缺乏科学指导,茶农在种植方面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我们的专业解决。”廖红说,“为此,我们建立了一套茶树种植技术,夏天,利用大豆的生物固氮为茶树提供氮营养,冬天种植油菜,利用油菜发达的根系为茶树合化土壤中的鳞钾,我们量身配套了茶树生物专用有机肥,以取代化肥。”廖红称,我们种了大豆油菜以后,虫喜欢吃大豆、油菜,不吃茶叶了,所以我们茶树的病虫害大幅度减少,保护了绿水青山,受到了茶农们广泛的欢迎。茶农们纷纷告诉我,寥老师用了您的技术以后,我们的水更清,山更绿,茶叶的品质提高了,也获得了小时候的味道。”
廖红谈到,现在与我们合作的茶企越来越多,我们在福建建立了超过万亩的优质高效茶业基地,辐射带动了几十万亩的生态茶园,在此过程中,我们培训了1000多人次的技术农技人员和2000多人次的茶农。
什么是初心使命?在廖红看来,是躬耕田野,是穿梭山林,是做农民的好帮手,是与土壤交朋友。
“科技特派员从福建南平走向全国,遍地开花,我相信还会越来越多。”廖红表示,如果每一个科技特派员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作用,真正将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必将成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中评社香港3月12日电(记者 段晓鲁)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今日举办,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采访,向外界讲述他们的生动故事。会上有记者向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廖红提问,她表示,福建省是生态文明先行省,也是科技特派员的发源地,她从事的农业科技研究在这里一定会大有所为。
“2016年,我加入了科技特派员团队,带领我的团队成员走遍了福建省大大小小的茶叶产区,收集并分析了上万份茶叶样品和茶叶土壤样品,结合实际考察,我们发现缺乏科学指导,茶农在种植方面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我们的专业解决。”廖红说,“为此,我们建立了一套茶树种植技术,夏天,利用大豆的生物固氮为茶树提供氮营养,冬天种植油菜,利用油菜发达的根系为茶树合化土壤中的鳞钾,我们量身配套了茶树生物专用有机肥,以取代化肥。”廖红称,我们种了大豆油菜以后,虫喜欢吃大豆、油菜,不吃茶叶了,所以我们茶树的病虫害大幅度减少,保护了绿水青山,受到了茶农们广泛的欢迎。茶农们纷纷告诉我,寥老师用了您的技术以后,我们的水更清,山更绿,茶叶的品质提高了,也获得了小时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