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颐和园为天鹅“让路”彰显最美底色

  中评社北京3月16日电/3月12日傍晚,一艘艘快艇牵引着一长串儿游船,在颐和园昆明湖的开阔水面上划过,激起层层金色的波纹。历经一冬的休整,颐和园200多条小游船从“大库房”船坞里相继被牵引出来,送至三个游船码头,即将开展检修维护。此次游船“下水”,时间上不仅较往年推迟了一周,还从白天改到傍晚,为的是给天鹅“让路”。(3月14日《北京青年报》)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天鹅是一种典型的旅鸟,对生态变化非常敏感,对生存环境十分挑剔。只有良好的水质、丰富的食物以及安全的环境,才能吸引它们“做客”。每年三四月间,它们大群地从南向北迁徙,飞往它们的繁殖地。天鹅在迁徙过程中,会停留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公园、湖泊等地短暂休息、补充食物,待精力充沛后继续迁飞。北京正处在鸟类迁徙路线上,大量天鹅“做客”颐和园,无疑是对昆明湖水质及生态环境最好的肯定。

  据报导,每年此时,也是颐和园忙着为游船开航做准备的关键期。修补码头、游船“下水”、检修调试……一连串的工作都要赶在春分节气前完成。“天鹅害怕惊扰,如果工程船在湖面上来回穿梭,势必会惊走天鹅。既破坏了美景,也影响了生态。”对此,颐和园游船队决定,开航准备工作为天鹅“让路”。倘若站在经济层面考虑,除了影响开航准备工期,还可能对旅游收入或其他方面带来损失,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帐不能这么算。

  事实上,类似颐和园为天鹅“让路”的做法并非首次。2018年11月,为了保护黄河入海口附近的一片珍贵鹭鸟栖息地,山东东营德州路东延项目选择调整规划,并为此增加投资5000多万元;2022年4月,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万宁段工地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栗喉蜂虎,为了让这群“不速之客”栖息繁衍,项目部达成停工共识;前不久,备受瞩目的引江济淮工程宣告主体工程试通水通航,而在五年前,为了保护安徽菜子湖国家湿地公园候鸟栖息环境,有关方面增加了约1.5亿元工程投资,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大幅调整……

  为鸟儿“让路”、为古树“让路”等,让出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在生态保护过程中,有关方面花费的是时间和金钱的“有形付出”,换来的却是生态环境、绿水青山的“无价之宝”,同时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计算生态环境保护账。比如,东营德州路东延项目追加投资,不仅为市民保留了休闲湿地,更有助于当地打响“中国东方白鹳之乡”的生态文明招牌,带动当地村庄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发展,使环境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颐和园为天鹅“让路”,体现生态之美、文明之美、生活之美,彰显了发展最美底色。它再次告诉我们,留住“候鸟戏水”的美景,还需多方共同努力。在新征程上,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努力绘就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才会有“天鹅湖”的美景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