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联推中医药发展政策倡议书
民建联卫生事务副发言人、立法会议员陈恒镔表示,香港人口持续老化,2036年每3个香港人就有一名长者,医疗系统将面对极大压力,现时公营医疗服务以西医为主,现时全港有8000名中医,只有一成在公营医疗体系内,其余九成都在私人市场,反映仍有大量中医人手可用,参考抗疫期间中医药的贡献及成果,提高中医在公营医疗体系比例有助改善医疗体系压力。
民建联卫生事务发言人、立法会议员梁熙认为现时香港的顶层设计存在问题,影响中医服务发展,他指出,历届政府没有明确订立中医药发展愿景及定位,现在的“中医中药发展委员会”只属谘询架构,欠缺行政权以推动政策,政府计划新成立的“中医药处”亦只有5名职员,人数不足加上机构层级偏低,不足以推动整个香港的中医药发展。此外,医管局内大会27名成员至今仍没一名中医药界代表,对推动公营医疗体系的中医发展带来困难。
针对香港中医药发展,民建联共提出17项建议,包括:在“中医药发展蓝图”中确立中医药服务愿景及定位,发展全面中医服务,坚持中西医并重,确保不会有市民因经济困难而得不到适当的中医医疗照顾;将“中医中药发展委员会”升格为“香港中医中药发展局”,扩大职能以协助中医中药产业多元发展;在医管局管治架构内增加中医代表;推动中医专科发展及产业化;增加公营中医服务资助;调整中医收费及门诊配额;增加公营中医诊所及中医住院服务;逐步在公立医院设立中医部,配合公营中医住院服务发展;推出有中医参与的基层医疗健康计划;检视现行法例,赋予中医及其他医疗专业可以互相专介病人及指示医人接受诊断检测化验;为中药师设立法定注册制度;尽快就中医护理人才进行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策略检讨;为各院舍增拨资源,以购买中医服务;加强中小学及公众的中医药宣传教育。
被问及医管局管治架构应该增加多少中医代表时,陈永光表示,鉴于现时医管局内欠缺中医代表,虽然越多代表越好,可是他们亦要求不高,认为只要有一名中医业界代表加入医管局架构内,已经令他感到满意。至于人选方面,陈永光建议加入的中医代表需要具体良好学历,有丰富临床经验及中医教学知识,现时香港有不少人才,相信都可以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