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老非遗遇上美丽风景
传统手工艺品成为热门旅游产品
品尝特色美食、购买当地特产是大众旅游消费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游客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金字招牌”来判断店铺所售商品是否为当地特有、手艺是否地道。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大众对非遗地域性、独特性等特征的认知与认可。很多非遗产品具有“该地特有、区别其他”的材质、工艺、外观及文化内涵。所以,非遗类特色手工艺品、地方特色食品等,成为“过了这村没这店”的特色旅游商品。
开发好非遗旅游商品,可达到提升旅游体验、推广地方文化的双重作用。但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无良商家打着非遗旗号制作销售虚假非遗手工艺品的现象,因此亟待加强对相关非遗标牌的监管。浙江省绍兴市2021年专门出台地方标准《非遗形象门店管理规范》,通过对非遗门店进行规范化管理与品牌化包装,给予当地出售非遗商品的店铺统一标识,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非遗商品及品牌在市场化运作中免受侵权。
值得关注的是,传统手工艺制作等非遗项目体验也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兴产品。以观看、体验传统手工技艺为主要内容的景点、景区不断增多,成为地方旅游的热门业态,也成为非遗工坊等传习场所扩展旅游观光功能的重要方式。一些具备基础条件的传统技艺类、中医药类、工艺美术类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开始将制作工坊、生产场所等升级为兼具制作生产、观光体验、展示售卖功能的非遗主题“观光工厂”。这一类旅游景点让非遗生产性保护与体验经济挂钩,将非遗的独特工艺流程、手工制作场景、特色生产风貌等转化为景区、景点的旅游元素,用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品牌、人们耳熟能详的地方特色产品等吸引目标人群,通过“观光工厂”实现文化传播和产品营销的有机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