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全国政协在实践中深化五点规律性认识

开幕会现场(来源:直播信号图)

  中评社北京3月4日电(中评社报导组)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会上分享了五年工作的主要体会。他表示,这五年来,十三届全国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对政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汪洋谈到,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这是人民政协必须始终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也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始终坚守的最大政治共识。70多年的实践证明,党的领导越是坚强有力,人民政协事业就越能蓬勃发展,政协制度优势就越能充分彰显。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体现到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工作谋划、职能履行、自身建设全过程各方面。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完善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机制,使人民政协更好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确保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

  汪洋表示,第二,必须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这是人民政协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也是更好发挥自身功能作用的基石。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协商是人民政协制度的鲜明特色和优势所在,也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理念和基本方式,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都需要通过协商来实现。专门协商机构综合承载政协性质定位,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职能定位的新内涵。政协不是协商主体,而是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制度化协商平台。要通过协商制度的有效运行,把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政策选项,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真正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来源:直播信号图)

  汪洋指出,第三,必须聚焦中心工作持续提高协商效能。这是新时代人民政协更好服务民族复兴伟业的应有之义,也是不断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的长期之功。要不断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坚持完善协商内容与丰富协商形式一体谋划,聚焦“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科学选择协商议题,合理确定协商形式,努力做到议题选择准、情况调研透、协商内容精、议政质量高。要坚持健全协商规则与培育协商文化同步推进,优化协商流程、创造协商氛围,做到聚同化异善协商、坦诚相见真协商、互动交流深协商。要坚持增强协商本领与提高协商实效相互促进,在广集众智的深度协商中服务科学民主决策,在同心同向的真诚协商中有效增进各方共识,更好彰显专门协商机构的独特优势。

  汪洋表示,第四,必须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这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民政协的特点和优势所在。政治上加强团结,发扬民主才有坚实的基础;发扬广泛的民主,政治上的团结才会更加牢固。人民政协要致力于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大团结,践行建立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通过协商广泛凝聚共识的真民主。凝聚共识既是巩固团结的前提,也是发扬民主的目标,是联结团结和民主的桥梁纽带。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融入到视察考察、调查研究、协商议政等各项活动中,反映到检验政协履职成效的评价标准中。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人民政协越要担负起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责任,多做春风化雨、解疑释惑的工作,多鼓团结奋斗、共促发展的干劲,广泛汇聚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汪洋强调,第五,必须不断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这是展现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样子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政协工作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政协委员既是荣誉更是责任,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永葆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政协工作中当主角,在本职岗位上作表率,以模范行动展现新时代新征程政协委员的风采。政协组织要坚持加强管理和优化服务结合、表彰激励和纪律约束幷重,尊重委员主体地位,保障委员民主权利,为委员更好勤勉履职、担当作为创造良好条件。

开幕会现场(来源:直播信号图)

开幕会现场(来源:直播信号图)

开幕会现场(来源:直播信号图)

  中评社北京3月4日电(中评社报导组)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会上分享了五年工作的主要体会。他表示,这五年来,十三届全国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对政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汪洋谈到,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这是人民政协必须始终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也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始终坚守的最大政治共识。70多年的实践证明,党的领导越是坚强有力,人民政协事业就越能蓬勃发展,政协制度优势就越能充分彰显。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体现到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工作谋划、职能履行、自身建设全过程各方面。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完善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机制,使人民政协更好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确保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

  汪洋表示,第二,必须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这是人民政协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也是更好发挥自身功能作用的基石。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协商是人民政协制度的鲜明特色和优势所在,也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理念和基本方式,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都需要通过协商来实现。专门协商机构综合承载政协性质定位,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职能定位的新内涵。政协不是协商主体,而是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制度化协商平台。要通过协商制度的有效运行,把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政策选项,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真正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