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方斗村:“原始”村落展新颜
绕过重重弯路,汽车攀爬上山顶,已到海拔1900米左右。再往低处走,一块宽阔的坪坝映入眼帘。数十座石墙瓦板房散落于河谷,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古朴而静穆。
“这里四周山高,坝底平阔,形状就像装粮食的斗,所以村子取名叫‘方斗村’。”李俊说,方斗村深藏大山,在通往镇上的公路修通前,村民们自建垛木房和瓦板房,熏制老腊肉、酿造蜂蜜酒,过着相对闭塞的生活。
不一会儿,70岁的老支书谢家恩来串门。在村里当了20多年村支部书记,谈起以前的方斗村,他举目凝神,望向窗外。
“小时候,冬天走路都是光着脚板,直到起了厚茧,石子都刺不破。”谢家恩说,20世纪60年代方斗村开荒种玉米,由于土地肥力不足,整片整片地绝收,为了填饱肚子,村里的青壮年不得不去县城背粮食回来。
过去,由于村子没有通往镇上的公路,运送物资都靠村民肩挑背扛。2006年,高楠镇政府出资修路,谢家恩记得,通车那天镇上来了十几辆车,村里鞭炮连天,大家都特别高兴。
“以前,很多人活到七八十岁,也没有踏出过村子一步,更不知道汽车长什么样。”谢家恩说,现在村里有30多辆车,开车去镇上只需要半小时,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和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