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全力推动经济复苏 积极对接国家战略
来源:大公报作者:李继亭
在香港迈向全面复苏之际,新一份预算案昨日公布。尽管香港面临各种挑战,但这份预算案展现特区政府勇于承担、开拓进取的管治作风,呈现了多个亮点:推动复苏全力以赴,保障民生积极务实,投资未来不吝资源、量入为出审慎理财。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这是一份前所未有地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预算案,“十四五”规划赋予香港的“八大中心”定位,预算案都有具体的对接措施。若相关政策得到全面落实,香港必将能实现“稳中跃进、共拓繁荣新愿景”。
体现勇于承担开拓进取
之所以说体现了勇于承担、开拓进取的管治作风,主要有三大方面体现:
第一,全力推动复苏,推出了一系列短期支援措施,让广大市民和企业在全面复常之路得以固本培元、稳步前行。包括:派发5000元电子消费券、为指定税项、差饷、电费、公共交通费用等作出宽减或补贴;发放额外半个月综援标准金额、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或伤残津贴;延长“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以及向客运营办商和旅行社提供百分百贷款担保。
第二,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政府大力、加大投资科技创新,就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进行可行性研究、拨款5000万元加速推动Web3生态圈发展、成立专责小组就虚拟资产
第三,创造容量,强化人才资源,提高生活品质。人才是发展的重中之重,香港的未来,取决于香港有多少高素质的人才。预算案为此推出多项培养人才的举措,重点涵盖金融业,航运、空运及物流业,创新科技,建造业,这些均有助将来经济长远发展。同时持续就北部都会区及交椅洲人工岛的发展,土地供应、房屋供应等方面,作出具体落实安排,以期不断提升香港市民的生活素质。
如果说上述三项相对“常规”,那么预算案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重点着墨于“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用了超过六十个段落,逐一阐述如何对接“八大中心”的具体举措。
例如,创新科技方面:拨出60亿元资助大学和科研机构设立生命健康科技主题研究院、预留30亿元推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
金融方面:计划在下年度发行不少于500亿元银色债券150亿元绿色零售债券、计划未来在政府绿色债券和基础建设债券中,拨出一定比例优先供强积金基金投资、为投资推广署提供1亿元吸引更多家族办公室来港。航空方面:全力推动“机场城市”发展策略、完善飞机租赁税务优惠制度,吸引飞机租赁公司落户香港。知识产权方面:推行“专利盒”税务优惠,鼓励创科研发成果注册专利。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方面:拨出逾1.5亿元,支持香港艺术家到大湾区参与演出及创作,幷举办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等等。
应当说,这不仅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公布以来,甚至可以说是香港特区成立以来,最积极全面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份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能做到这一点,充分说明新一届特区政府,尤其是财政司司长对于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优势,通过发展香港自身以贡献国家所需的深刻认识、积极担当。事实上,一些政策,例如推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基础科技的研究,乃至研究设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等,这些都涉及“卡脖子”技术,需要巨大的魄力才能提得出来、落实得下去。这也真正体现了“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值得点赞。
去年七月一日,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继续保持高度自由开放、同国际规则顺畅衔接的优势,在构建我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发挥着重要功能。”预算案体现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香港发展之根本,固然要提升香港本身,要为香港市民谋福祉,同时也要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香港的未来在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于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当前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全方位、宽领域、广内容的世界级经济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创新发展优势突出,各地区间合作基础良好、合作前景远大。而香港作为传统的重要的国际金融、货运和贸易中心,在大湾区建设中已经不仅仅是连接内地和国际市场的重要仲介,更是实现国家“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服务的关键平台,是推动构建国家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窗口。
正如陈茂波所说:“粤港澳大湾区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最佳切入平台。通过与湾区内兄弟城市在多个重点产业‘强强联手’,香港一定能引领整个湾区实现高质量的共同发展。”香港必须要以更积极的态度,更全面的政策,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推动湾区建设。
香港如今正踏上由治及兴的关键期,国家迎来新的发展阶段,香港的内外发展环境都是近年来所罕见的。事实上,预算案基于香港与内地和国际间往来迅速复常、内地经济增长加快等积极因素,预计经济在2023年会明显反弹,全年实质增长介于3.5%至5.5%。一个更好的发展时期来临,抓住机遇,戮力同心,全力以赴,香港未来一片光明。
资深评论员
来源:大公报作者:李继亭
在香港迈向全面复苏之际,新一份预算案昨日公布。尽管香港面临各种挑战,但这份预算案展现特区政府勇于承担、开拓进取的管治作风,呈现了多个亮点:推动复苏全力以赴,保障民生积极务实,投资未来不吝资源、量入为出审慎理财。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这是一份前所未有地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预算案,“十四五”规划赋予香港的“八大中心”定位,预算案都有具体的对接措施。若相关政策得到全面落实,香港必将能实现“稳中跃进、共拓繁荣新愿景”。
体现勇于承担开拓进取
之所以说体现了勇于承担、开拓进取的管治作风,主要有三大方面体现:
第一,全力推动复苏,推出了一系列短期支援措施,让广大市民和企业在全面复常之路得以固本培元、稳步前行。包括:派发5000元电子消费券、为指定税项、差饷、电费、公共交通费用等作出宽减或补贴;发放额外半个月综援标准金额、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或伤残津贴;延长“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以及向客运营办商和旅行社提供百分百贷款担保。
第二,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政府大力、加大投资科技创新,就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进行可行性研究、拨款5000万元加速推动Web3生态圈发展、成立专责小组就虚拟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