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患者故事,打开治病心门

  中评社北京2月21日电/据人民网报道,当全世界都在寻找医学人文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时,叙事医学出现了,幷被及时引入中国。它让医护人员意识到,消除技术主义带来的疏离感、改善医患关系以及建立医患同盟的钥匙,原来就在自己手中。

  叙事医学在中国的发展独具特色,扩充了这一理念的内涵,弥补了循证医学的不足。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本报记者采访了率先将叙事医学介绍到中国的学者、北京大学医学部叙事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郭莉萍。

  叙事医学提倡医患共同决策

  记者:您是怎么接触到叙事医学的?

  郭莉萍:2008年我在美国访学时首先听到了这个概念,2009年去美国开一个学术会议时,对这一概念的提出者丽塔·卡伦教授进行了一次访谈。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国内如果推广,益处很大。

  记者:什么益处?

  郭莉萍:最大的益处就是,让医学更有温度,对现代医学有救弊补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