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砖一瓦 一生守护
张鹤珊:1955年生,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城子峪村村民,义务守护村子附近的明长城45年,幷收集整理了20多个长城民间故事,编辑成《长城民间传说》。2002年,成为中国长城学会首位农民会员;2003年,成为秦皇岛市首批长城保护员;2007年,被国家文物局授予“文物保护特别奖”;曾获“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等荣誉称号。
天刚蒙蒙亮,68岁的张鹤珊就已经踏上山路,开始巡护长城。一把镰刀、一只编织袋,是他的标配。
一路割除杂草,捡拾垃圾,查看城墙……“大家都叫我‘长城活地图’,这可不是凭空得来的,是靠我的双脚一步步走出来的。”说起这些,张鹤珊颇为自豪。
守护长城的路,张鹤珊一走就是45年。“长城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只要我还走得动,我就要一直守着它。”张鹤珊深情地说。
每天6公里,巡护长城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皮肤黝黑、头发花白,这个花甲老人走起山路来健步如飞。每天巡护6公里、查看23个城楼,最快的时候,张鹤珊只用不到4个小时即可完成。巡护长城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得巡一遍,不去看看心里就不踏实”。
张鹤珊生于秦皇岛市海港区城子峪村,村子后山便是连绵起伏的长城。“守护好长城是我一直就有的想法。”以前,忙农活的他只能偶尔上山去看看,真正让他踏上巡护长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