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推销扰民问题如何治理
近年来,推销电话扰民问题已成为公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之一。保险理财、信用卡办理、教育培训、房地产销售等往往是推销的主要领域,且绝大部分电话在拨打前都没有得到消费者的同意或请求。
“去年6月,我接到一家教育培训公司的电话,向我推销提升学历的课程。我明确表达了不需要,但对方还是不断打过来,有时候一天两三个电话。我把对方号码拉黑后,他们竟然通过欺骗的手段加了我的微信,继续推销。”山西运城市读者郑先生说,自己从来没有在这家公司留下任何联系方式,也不清楚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得知自己联系方式的。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手机都有骚扰拦截功能,但仍然有不少漏网的骚扰电话。“有些金融、保险机构,促销和办理业务用同一个电话号码,如果开启拦截的话,就怕紧急情况下接不到业务电话,导致损失。所以,每次看到这些号码都不得不接,确定是推销电话后,再挂掉。”天津读者杜女士说,其实接到的大部分都是推销电话,但还是每次都得接,这让她很无奈。
电话营销成本低、范围广、效率高,一些公司对这种营销方式较为青睐。但电话营销与骚扰电话的边界在哪里?对此,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饶伟律师表示,虽然目前法律上没有对“骚扰电话”给出明确定义,但结合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的相关规定,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在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情况下,仍拨打推销电话或发送商业信息,即构成骚扰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