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守护在哀牢山间
红土坡森林派出所是一个“季节性”派出所。每年9月,随着候鸟过境大中山山脉,民警入驻,次年2月撤离。打击、防范非法猎捕,他们坚持了40年。
大中山山脉是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之一,有鸟类430种,占云南鸟类记录总种数的47.62%。位于大中山山脉中心区域的“打雀山”是大量候鸟的停歇地点,非法猎捕曾一度盛行。家住马街镇中山村的陶发清回忆:“曾经每年候鸟经过‘打雀山’时,村里的人都会去打鸟,‘打雀山’之名由此而来。”后来鸟叫声几乎都听不见了,被破坏的生态持续危及其他动植物的生存,长期“靠山吃山”的村民们望着逐渐寂静下去的山林,萌生出生态保护观念。
红土坡森林派出所就是为了保护候鸟而建。自1984年起,人员不定、路线不定、时间不定,民警开始进山护鸟。不通物资、不通水、不通电话,派出所成立的时候,民警只能住在帐篷里,“晒到脱皮冻到龟裂”“盖着发霉的被子睡半月”。直到2010年前后,派出所才在山脚下盖起一座小房子。可即便如此,守山依然不易,打击非法猎捕同样危险重重。巡山数月,他们几乎都处于与外界失联状态。
林区地势陡峭,盗猎者藏身其中。“夜里我们追击盗猎者是不能出声音,更不能打手电的。有一次,夜晚看到远处有火堆,我跑过去的时候没踩稳就摔下去了。前面的队友都没注意到我,怕影响抓捕,我也不敢出声。等天亮时才发现,我再往前一点就是悬崖。”民警杨正强回忆起当时的抓捕经历,还心有余悸。
随着林区生态逐渐变好,红土坡森林派出所的驻扎点也在发生变化。驻扎点从最初的林区中心地段,慢慢向外围撤离,逐步退出大中山山脉。他们正在把这片林海完完整整地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