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大数据折射中国经济活力
一个个“流量”大数据彰显着经济脉动的活力,折射出当前我国消费市场活力正在恢复,经济稳步回升步伐正在加快。
——“流量”猛增 客流归来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春运期间,全社会人员流动量约47.33亿人次。其中,营业性客运量约15.95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50.5%。
具体来看,铁路运输累计发送旅客3.48亿人次,同比增加9473万人次、增长37.4%,其中有11天单日旅客发送量超千万,铁路客流实现大幅回升。民航方面,春运期间运输旅客达5523万人次,同比增长39%。其中,1月27日达到179万人,创下自2021年5月6日以来的行业单日新高。从机场来看,更是已有54个机场旅客吞吐量恢复至2019年的100%。
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也创历史新高。公众选择自驾出行意愿显着增强,春运期间自驾出行人数创历年最高,1月27日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达6029.1万辆次,为历史峰值。
除春运客流外,节后各大主要城市地铁运量也迅速回升至千万级。2月14日,北京轨道交通全网客运量达到1122.17万人次,时隔409天恢复至1100万人次水平。进入2月以来,北京轨道交通日客运量接连突破900万、1000万和1100万人次大关。其中,从1000万跨越到1100万人次,仅用7天时间。
山西证券分析师王冯表示,这些数据都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目前微观经济正在好转,随着人员流动正常化和社交重启,消费需求明显恢复。
——货物往来处于高位 快递单量再创纪录
今年年初以来,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货运物流景气度明显提升。根据民航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民航运输生产总体呈现快速恢复态势,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3.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3.9%。
而铁路方面,1月7日至2月15日,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4.15亿吨,持续保持高位运行。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802列、发送1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4%、23%,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货物7.41万标箱,同比增长3.7%,中老铁路发送跨境货物32.5万吨,同比增长282%。
根据国金证券报告显示,2月6日至12日的一周内,铁路货运量、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明显恢复、分别较上周回升4.2%,均恢复至春节前九成。此外,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较前周增长250%,分地区看,浙江、湖南、江西等地物流恢复相较更快,分别较前周提升366%、35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