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起跑,冲刺首季“开门红”
塔吊林立、车辆穿梭、焊花飞舞……在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之际,总投资30亿元的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核心区北区)项目火热开工,锚定建成国际高端人才聚集平台和城市新生活体验中心,为京西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蓄势赋能。
2022年以来,首钢园区域知名度不断提升,高端产业要素加速聚集,累计注册和入驻企业(组织)超200家,入园客流较2021年提升约7倍。新首钢的腾飞,昭示着北京这座“双奥之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抓项目、强创新、扩消费、优环境。新春伊始,北京市拿出“硬招”“实招”,“一刻不等”拼经济、促发展。生产建设一线更是抢时间、赶进度,奋力跑好“第一棒”,冲刺首季“开门红”。首都经济行稳致远的澎湃动能加速汇聚。
聚焦“大项目”:争分夺秒抢开工
东六环地下40米深处,“京华号”盾构机轰轰作响,以磅礴之势成功穿越北运河底。驾驶室里,90后盾构机长杨博文紧盯屏幕,实时拨动操作杆调整压力参数,确保掘进角度精准。“这是我连续第二年在工地过节。鼓起精神加油干,为的是保进度、保工期。”杨博文信心满满地说。
作为国内在建最长的城市地下公路隧道,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春节不停歇,200多名一线建设人员坚守岗位,最高日进尺达16米。项目建成后,北京城市副中心12条规划道路和5条现状道路将实现东西向贯通,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促进京津冀交通协同发展。
在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3公里范围内,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三大文化设施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面貌一天一个样。通州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姚伟龙说,副中心每年将投入千亿元,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大幅提升城市功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