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竞争政策基础作用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一、统一大市场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
深圳特区报发表深圳大学特聘教授王晓晔文章表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首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企业自由定价、自由投资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国家开始重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并强调建立全国性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经过40多年的体制改革,中国的经济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稳居第二大经济体,国内市场的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规模在迅速扩大。但是,因为计划经济的影响,中国国内市场的地域分割和地方保护仍然比较严重,其结果是国内市场的竞争不充分,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比较滞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在全国范围促进公平竞争,深化产业分工,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的转变。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也是中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性支撑。中国一贯致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但近年来在新冠疫情、俄乌冲突以及某些地缘政治摩擦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出口增速放缓,经济上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其中最重要的是供求不能有效对接,由此更加凸显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迫切性。这即是说,建设统一大市场是中国当前情势下的顺势而为,因为扩大内需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有助于中国减少出口依赖,有利于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发展。当然,统一大市场不仅是国内大循环的基础支撑,而且也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因为祗有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中国才能更好地利用全球市场资源,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良性互动,更好地开拓、发展和扩大中国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二、反垄断法为建设统一大市场保驾护航
文章认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任务主要是扩大国内市场的规模、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业链的国际影响力。但是,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支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毫无疑问需要一个稳定、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法治环境,这一方面表现在市场的开放性上,因为没有开放的市场就不可能有统一的大市场;另一方面表现为市场的可竞争性,因为没有公平和自由的竞争,市场不可能具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