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祺答中评:“港人组屋”可助市民安居

团结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叶文祺(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香港12月4日电(记者 张心怡)入场费较低的居屋一直深受港人青睐,被许多中低收入家庭视为“上车”的最大希望,但抽中居屋的机率比中“六合彩”还难。团结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叶文祺就此接受中评社采访时表示,目前香港居屋供应量不足,可以参照新加坡模式,针对不同收入阶层推出不同价格、不同类型的“港人组屋”。

  叶文祺指出,香港居屋政策存在的两大问题:第一,供应量太小。目前,每年居屋供应大概只有几千个单位。第二,流转限制太大。市民购买居屋后不可出租,只能出售给绿表人士,且售出后就不能再次购买居屋。而流转限制对居屋的供应也会产生影响,市民如果无力购置新建居屋,最理想的情况是可以购置二手居屋,但现在二手居屋的市场流转不够。

  谈及居屋供应量小的原因,叶文祺称,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土地供应不足,无论是公营房屋还是私营房屋,都存在这一问题。此外,他认为香港房屋建造中存在的两个“七三比”也有一定影响,第一个“七三比”是七成公营房屋与三成私楼,第二个“七三比”是七成公屋与三成居屋。“关于七成公屋三成居屋的比例制定,特区政府主要是考虑公屋轮候时间长,已经达到六年之久。”

  叶文祺提出,香港可参照新加坡“组屋”模式,将公屋与居屋融合在一起推出“港人组屋”。针对不同的收入阶层,提供不同价格、不同类型的“港人组屋”,市民可以自行选择购买或是租住。“港人组屋”可以通过延长限售期的方式来落实,目前居屋的限售期为10年,“港人组屋”则可延长至20-30年,甚至永远不可在私人市场转售,若要转售只能卖给合资格市民。

  “此外,现有的公屋也可以私有化,就像此前董建华先生推动的‘租置计划’,有75%的住户自愿选择购买了公屋。”叶文祺说,以自愿性为前提将公屋出售给现有住户的方式,其实很受欢迎。他亦指出公屋私有化的四大好处:第一,有助解决贫富悬殊问题。香港贫富悬殊最大的问题不是收入不均,而是资产分布不均,资产很大一部分构成就是房屋。公屋私有化可以使低收入家庭获得房产,并通过房产升值的方式来缓解贫富差距问题。可以说,这是香港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下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之一。

  第二,可以提升公屋的使用效率。目前公屋使用效率很低,很多老人家在子女搬出公屋后,仍然居住在一个面积不小的单位,不会主动交还政府或更换小单位。如果公屋出售给住户,成为市民自身的资产,就会将房屋更好地进行运用。

  第三,提升就业积极性,降低离婚率。这一好处是通过香港大学王于渐教授的研究得出,他对比了公屋与此前售出的租置房屋,发现售出的租置房屋的住户由于拥有家庭资产,失业率和离婚率都比较低。

  第四,特区政府可收回一定资金,并用于提供更多不同的福利措施,推动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

团结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叶文祺(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香港12月4日电(记者 张心怡)入场费较低的居屋一直深受港人青睐,被许多中低收入家庭视为“上车”的最大希望,但抽中居屋的机率比中“六合彩”还难。团结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叶文祺就此接受中评社采访时表示,目前香港居屋供应量不足,可以参照新加坡模式,针对不同收入阶层推出不同价格、不同类型的“港人组屋”。

  叶文祺指出,香港居屋政策存在的两大问题:第一,供应量太小。目前,每年居屋供应大概只有几千个单位。第二,流转限制太大。市民购买居屋后不可出租,只能出售给绿表人士,且售出后就不能再次购买居屋。而流转限制对居屋的供应也会产生影响,市民如果无力购置新建居屋,最理想的情况是可以购置二手居屋,但现在二手居屋的市场流转不够。

  谈及居屋供应量小的原因,叶文祺称,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土地供应不足,无论是公营房屋还是私营房屋,都存在这一问题。此外,他认为香港房屋建造中存在的两个“七三比”也有一定影响,第一个“七三比”是七成公营房屋与三成私楼,第二个“七三比”是七成公屋与三成居屋。“关于七成公屋三成居屋的比例制定,特区政府主要是考虑公屋轮候时间长,已经达到六年之久。”

  叶文祺提出,香港可参照新加坡“组屋”模式,将公屋与居屋融合在一起推出“港人组屋”。针对不同的收入阶层,提供不同价格、不同类型的“港人组屋”,市民可以自行选择购买或是租住。“港人组屋”可以通过延长限售期的方式来落实,目前居屋的限售期为10年,“港人组屋”则可延长至20-30年,甚至永远不可在私人市场转售,若要转售只能卖给合资格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