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京味儿”,且去前门大街走一遭

  中评社北京2月6日电/据光明日报报道,在四九城,品“京味儿”,前门大街是必去的一站。

  这条南北走向的800米长街,在北京中轴线上,隔着天安门广场,与巍巍故宫遥遥相望。街道南至天桥,北端是明清两朝内城正阳门,因其雄踞宫城正前方,是当年“京师九门”中最高大者,被百姓唤作“前门楼子”“大前门”。

  “‘卫皇都而拱宸居,隆观瞻以示万邦’,作为明清皇帝前往天坛祭祀的御道,前门大街又被称为‘御道天街’。这里又是商家列肆游人云集的‘百埠商街’,有民谣这样唱道:‘大栅栏里买卖全,绸缎烟铺和戏院,药铺针线鞋帽店,车马行人如水淹。’可谓庙堂与市井自然交界,皇家气象与烟火气息奇妙交融。”正阳门下,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张宝秀兴味盎然地向记者介绍。

  “早在元朝,南方货物沿京杭大运河输送入京,这里已初现繁华。到了明代,前门一带的大栅栏、打磨厂、鲜鱼口、西河沿四大商街声名鹊起。在清乾嘉年间的《春明丛谈》中,这儿已是‘凡金银珠宝以及食货如山积,酒榭歌楼,欢呼酣饮,恒日暮不休’,人称‘京师之最盛华处’。到了20世纪初,随着民族资本崛起,前门大街又有了一抹‘中西合璧’的色彩,前门一带老字号,成了历史‘活化石’……”伴着张宝秀的娓娓讲述,我们走向前门大街深处。

  春节的喜庆气氛还未散去,古街上店铺林立、人流熙攘,大红灯笼高悬门楣,“兔儿爷”雕塑不时入眼,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有韵有辙……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家街边店铺中传出熟悉的曲调——1990年,李谷一这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唱响春晚,将“大前门”的魅力传遍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