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扬民族文化灿烂诗篇
云南民族博物馆矗立于风光秀美的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建筑群呈庭院回廊风格,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类博物馆。
自1995年建成开馆以来,云南民族博物馆以保护、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馆内珍藏民族文物近5万件(套),基本陈列有“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民族文字古籍”“民族乐器”“民族民间陶艺”“民族民间面具”“民间瓦当”“民族工艺美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云南实践”。
礼乐经典传文化
色彩绚丽的苗族女盛装、以野猪牙装饰的独龙族王帽、彝族祭司主持宗教仪式时穿着的“毕摩”服……走进“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展厅,不同材质、不同款式、不同工艺的民族服饰令人大开眼界。
西双版纳傣族、哈尼族的树皮衣颇具特色。这套服装包括翻檐圆帽、圆领对襟衣、中腿裤。云南民族博物馆馆长何杨波介绍,树皮衣是用箭毒木的树皮制成,具有透气性好、韧性强的特点,使用时间越长就越柔软。箭毒木学名叫“见血封喉”,它的汁液有一定的毒性,可以涂抹在箭头上捕杀动物。
景颇族妇女的节日盛装又称“银泡衣”。相传远古有一个景颇女孩是龙王的女儿,她善良美丽,热心助人。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便在衣服上钉满银泡,象征龙鳞。每当景颇族欢度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