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罔顾承诺 美涉台“擦边球”令人忧

蔡英文接见美国联邦众议院退伍军人事务委员会主席高野(Mark Takano, D-CA)访问团。(台“总统府”提供)

  中评社香港11月30日电(评论员 束沐)日前,美国政府正式邀请台湾当局参加“民主峰会”,据悉台“驻美代表”萧美琴、“行政院政务委员”唐凤将参会。这是美方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纵容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的又一个危险动作,我们认为,美方应恪守上个月中美元首峰会上有关台湾问题的明确承诺,拿出实际行动不支持“台独”。

  半个月前,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线上峰会的最大亮点,也是最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拜登总统向中方明确重申: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国政府致力于奉行长期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希望台海地区保持和平稳定。上述四点,拿美方的话来说就是“常识的护栏”,用中方的话来说,这是当前中美关系最重要的政治基础,也是红线。

  要知道,拜登总统之所以做出上述承诺,正是因为过去一个时期中美关系遭遇严重困难和风险挑战,若要双边关系回归正轨、重启双方对话与协调机制,唯有回到既有政治基础上来。这也是为什么,今年1月拜登政府上任后,中美外事团队先后经历安克雷奇、天津、苏黎世等多次唇枪舌剑,在这些最基本问题上达成一致后,双方元首才举行正式会晤的原因。可见,拜登总统做出有关奉行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独”、希望台海和平稳定的承诺,既是中方近一段时间以来对美斗争的重大胜利,也是中美在最敏感的台湾问题上管控分歧的重大成果,必须要倍加珍惜、坚决维护!

  然而,就在习拜峰会之后,美方涉台一系列错误、危险言行却很难不令人怀疑其郑重承诺的成色和诚意。姑且不论美方领导人在会后做出的轻率、含糊的涉台口头表态,美方外事系统、军方仍在毫不收敛地借台湾问题干预中国主权与内政,似乎那句“奉行一中、不支持台独、台海和平稳定”的承诺从未出现过一样。11月19日,台“驻立陶宛代表处”挂牌运作的第二天,美国务次卿泽雅就亲身赴维尔纽斯为立陶宛政府“站台”;11月23日,美舰米利厄斯号通过台湾海峡,维持今年以来美军“例行性”进入台海的记录;11月23日,美国公布“民主峰会”名单,错误地将台湾地区与其他受邀国家并列;11月25日,五名美国会议员搭乘美军机抵达台北,除会见蔡英文外,再度进入台军方机构考察。   回顾11月下旬至今的美涉台动作,不仅频率更密,而且还呈现出“隐蔽性”与“挑衅性”相结合的特征。至于前者“隐蔽性”,体现在美方以文字游戏、政治话术以绕过元首峰会上的涉台明确承诺,例如坚称台湾驻立陶宛新设机构“不违反一中”的谬论,罔顾台湾当局向来是以“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之名与中国大陆建交国进行民间事务性往来的惯例,本质目的就是在国际社会打开一中原则缺口、进一步歪曲一中政策内涵,再如美方所谓“民主峰会”本身就具有意识形态结盟划线的冷战色彩,再加上邀请标榜“民主抗中”的台湾当局与会,即便“低调”未邀请蔡英文等头面人物,仍形同彻底违背峰会上的诺言。

  至于后者“挑衅性”,则体现在美方不再像元首峰会前那样,因忌惮峰会泡汤而有意压低涉台敏感动作的姿态,而是更加明目张胆地干预台海、违背一中原则。例如,习拜会前的11月10日,美方6名国会议员访台全程不公开、不受访,民进党当局也“相当配合”地等到一行人离开台湾才对外发布讯息,这一方面和他们访台考察军事单位的敏感性有关,另一方面当然是美方力求不给即将到来的峰会“添麻烦”打招呼所致。然而,11月25日的第二批美国会议员访台团则高调得多,不仅有民进党高层为其公开造势,而且也毫不避讳并提前预告参访台军方机构的行程。

  基于上述特征,我们认为,美方在明确做出涉台承诺后,仍然不遗余力借台湾问题挑事、惹事,本质上属于游走危险边缘的“擦边球战术”,既体现出美方在一中原则上的侥幸心理,也暴露出美方对管控中美分歧、防范中美冲突的极不负责的态度,更是严重低估了中方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进一步可归纳出以下三个趋向:一是继续歪曲和篡改“一中政策”,企图逐步令所谓“一中(一台)”政策在美国国内深化、在国际社会普遍化;二是美台官方交往的红线“虚线化”,一方面鼓励和安排国会议员更高调访台,以规避特朗普任内美方内阁成员访台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持续推动美台官员“对口”机制;三是紧锣密鼓为台湾打造所谓“豪猪”策略,持续加码对台军事支援,包括向台湾增派军事人员。   “台海局势面临新一轮紧张,原因是台湾当局一再企图‘倚美谋独’,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华’,这一趋势十分危险,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正如习近平主席对拜登总统说的那样:历史是公正的,一个政治家的所作所为,无论是非功过,历史都要记上一笔。我们要提醒美方,“台湾牌”打不得、“擦边球”玩不得!大搞危险边缘战术,迟早会触碰红线、突破红线,势必坠入“墨菲定律”的深渊,届时若台海和平付之一炬,公正的历史将如何记载当初美方领导人向中国乃至全世界许下的承诺?

蔡英文接见美国联邦众议院退伍军人事务委员会主席高野(Mark Takano, D-CA)访问团。(台“总统府”提供)

  中评社香港11月30日电(评论员 束沐)日前,美国政府正式邀请台湾当局参加“民主峰会”,据悉台“驻美代表”萧美琴、“行政院政务委员”唐凤将参会。这是美方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纵容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的又一个危险动作,我们认为,美方应恪守上个月中美元首峰会上有关台湾问题的明确承诺,拿出实际行动不支持“台独”。

  半个月前,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线上峰会的最大亮点,也是最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拜登总统向中方明确重申: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国政府致力于奉行长期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希望台海地区保持和平稳定。上述四点,拿美方的话来说就是“常识的护栏”,用中方的话来说,这是当前中美关系最重要的政治基础,也是红线。

  要知道,拜登总统之所以做出上述承诺,正是因为过去一个时期中美关系遭遇严重困难和风险挑战,若要双边关系回归正轨、重启双方对话与协调机制,唯有回到既有政治基础上来。这也是为什么,今年1月拜登政府上任后,中美外事团队先后经历安克雷奇、天津、苏黎世等多次唇枪舌剑,在这些最基本问题上达成一致后,双方元首才举行正式会晤的原因。可见,拜登总统做出有关奉行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独”、希望台海和平稳定的承诺,既是中方近一段时间以来对美斗争的重大胜利,也是中美在最敏感的台湾问题上管控分歧的重大成果,必须要倍加珍惜、坚决维护!

  然而,就在习拜峰会之后,美方涉台一系列错误、危险言行却很难不令人怀疑其郑重承诺的成色和诚意。姑且不论美方领导人在会后做出的轻率、含糊的涉台口头表态,美方外事系统、军方仍在毫不收敛地借台湾问题干预中国主权与内政,似乎那句“奉行一中、不支持台独、台海和平稳定”的承诺从未出现过一样。11月19日,台“驻立陶宛代表处”挂牌运作的第二天,美国务次卿泽雅就亲身赴维尔纽斯为立陶宛政府“站台”;11月23日,美舰米利厄斯号通过台湾海峡,维持今年以来美军“例行性”进入台海的记录;11月23日,美国公布“民主峰会”名单,错误地将台湾地区与其他受邀国家并列;11月25日,五名美国会议员搭乘美军机抵达台北,除会见蔡英文外,再度进入台军方机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