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青年创新彩灯工艺
今年春节期间,“汴京灯笼张”彩灯展览馆布置了260盏花灯供人观赏,每天接待超过200名参观者。今年20岁的张钰豪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京灯笼张”第八代传人,这个春节他忙碌不停,一天要进行4场讲解。
“从小耳濡目染,他对传统灯笼制作有热爱、有责任、有执着。”张钰豪的父亲、“汴京灯笼张”第七代传人张俊涛说。2010年,张俊涛将祖宅改建为展览馆,免费开放。那时起,年幼的张钰豪就开始领着同学来参观。现在,张钰豪成了讲解员,还在研学活动中当起了老师。
年前,静怡中学组织学生来展览馆体验春节传统民俗,记者也跟着上了一堂传统文化课。学生簇拥在一件精美的走马灯前,张钰豪提起拉杆,花灯灵巧转动,引来同学们一阵欢呼。
“张老师,这是什么原理?”学生刘俊希好奇地问道。
“宋代工匠利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原理,设计制造了走马灯。这件走马灯用整张宣纸折成,简单轻巧。”张钰豪回答。
“我们能做一盏花灯吗?”学生们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