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推动新能源多发电满发电满足社会需求

  中评社香港11月28日电(评论员 陈鸿斌)11月24日,中央深改委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决议,提出要遵循电力市场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优化电力市场总体设计,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这是针对前不久全国多地出现的拉闸限电现象做出的重要部署。

  进入今年9月以来,全国多地一度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限电并非仅限于工业用电,很多地方还波及到居民用电,渖阳甚至路上的红绿灯都熄灭了,交通陷入混乱状况,辽宁省辽阳市的一家企业因突然限电造成生产事故,23位工人因排风不畅导致高炉煤气中毒。限电地区的企业和居民对此怨声载道,这是不难理解的。这种情况已很久没有出现了,这是很反常的。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全国的能源和电力保障供应问题高度关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能源供应保障,目前已得到有效缓解。

  去年以来中国及全球深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一些地方为了拉动投资和刺激经济,重新上马“两高”项目,今年上半年绝大多数省市区都未能完成双控目标,由此使得工业用电量明显增加,出现了缺电状况。

  另外从去年10月中国停止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使得煤炭进口量减少。加上今年内蒙产煤量同比下降,这一来煤炭的供应量就趋于减少,由此导致煤炭价格攀升,而中国一大半发电仍来自煤炭,这样一来发电量就会减少,缺电就难以避免。

  每年夏季,中国多地都必须开空调降温,一用就是四五个月,这在夏季用电中占比很高。本来到9月底南方凉快了就该不用空调了,但今年9月南方大部分地区还是持续高温,这一来用电量又增加很多。而到了10月后北方气温降低,陆续进入取暖季,这又使得煤炭需求及用电需求攀升,自然就出现电力供不应求的情况,于是各地不得不相继拉闸限电。   根据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对国际社会做出的“双碳”郑重承诺,政府必须采取严格的减能降耗措施。面对各地企业一哄而上的局面,采取拉闸限电的非常措施实乃迫不得已。这次浙江、广东和东北等地的限电措施就是明显的信号,这一来高耗能企业将明显受到制约,从而有效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多年来,中国电力始终保持着极为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早已成为全球头号发电大国,人均消费电力已超过英国。今年1-8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了13.8%,但发电量也增长了11.3%,新增电力装机容量达8196万千瓦,同比增加9.5%。这三个数据大体上是保持平衡的,本不应出现各地频频拉闸限电的状况。另外,1-9月全国原煤产量增加3.7%,由于进口煤炭不到消费量的1/10,所以产煤量的增长足以填补进口煤炭下降所形成的空缺。

  之所以在发电能力明显增强之际各地仍出现用电告急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煤电矛盾造成的。因为煤炭价格不受管制,可以随行就市,而电力价格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在煤炭企业以奇货可居姿态不断大幅度抬高煤价之后,各地发电厂相继出现严重亏损状况,发电厂难以承受,当然就无法按原定计划发电,这是导致各地频频出现用电紧张的根本原因。

  各地用电频频告急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调控措施。国务院随即做出了关于坚决遏制、依法规管囤积炒作煤炭的重要指示,强调做好发电供热用煤现货市场供应事关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事关经济平稳运行,要在提升政府能源储备能力的同时,切实加强煤炭现货市场管理,严厉打击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行为,重点打击资本炒作煤炭行为并予以公开曝光,督促有关市场主体守法合规经营,促进煤炭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0月18日,国家发改委同时出台了多项措施。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大力推动具备增产潜力的煤矿尽快释放产能,煤炭增产保供取得明显成效。次日国家发改委又连发三文,组织重点煤炭企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机制煤炭专题座谈会,研究依法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措施;同时召开煤电油气运重点企业保供稳价座谈会,督导有关企业严格履行中长期合约,研究安排群众温暖过冬各项重点工作。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全力维护煤炭市场秩序。   近年来,中国风电和光电发展在全球一骑绝尘,保持着绝对领先地位。目前中国的风电和光电装机容量合计已达5.3亿千瓦,何以新能源发电在这轮电慌中未能充分发挥调节作用?看来这与新能源发电的调峰短板不无关系。虽然中国的风电和光电装机能力已占全国发电装机的24%,但装机容量并不等于实际发电量,去年风电和光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还不到10%,仅为9.68%,而今年1-8月的这一比重更降至9%。火电装机容量占比虽然已不足一半,但实际发电量却仍高达71%,所以就目前而言,新能源发电还无法完全发挥削峰填谷作用,这就是在新能源装机急剧增加之际仍发生此轮电慌的重要原因。

  对风电而言,风力如小于三级或根本无风,风电机是无能为力的。而风力大于9级乃至台风来袭,因可能导致叶片损坏,风电机也必须停止工作。对光伏发电来说,夜晚和阴雨天气也是无法发电的,所以发电和光电的利用率还无法与核电和火电相提并论。相关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的风电全年利用仅为1500小时,平均每天仅为4.11小时。光电更只有896小时,平均每天仅为2.45小时。而去年全国火电的发电时间高达2988小时,核电站更是达到了5219小时的高位,这是风电和光电所无法比拟的。

  中国的主要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都在广袤的西北地方,那里地广人稀,日照强烈且时间很长,浩瀚的戈壁滩没有任何地形阻隔,风力十分强劲,这都是当地的优势。但西北地方的用电需求有限,那里产生的大量电力,都要通过长达数千公里的特高压输电线送往用电需求强劲的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虽然近年来由于无法对外输送而造成的弃风和弃光比率已明显下降,但风电和光电的利用时间显然远未达到极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问题还在于电能储存问题。

  电力是一种特殊商品,是无法储存的。如果发电厂发出了电却无法使用,那发电厂只能停止发电,这就提出了如何储存电能,以便在需要时立即使其转化为电力的问题。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就是一个应对手段。也就是在夜深人静、用电低谷时期用电力将水提升至高处,在白天用电高峰期间使水从高处流下产生动能发电。目前中国正在加大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力度。与此同时,光热电站也具有储能功能,各地也在全力推动光热电站的建设。此前位于泰安的中国第一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也已并网发电,此举也可有效发挥削峰填谷作用。通过这些手段,增强储能能力,大力推动新能源发电多发满发,确保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评社香港11月28日电(评论员 陈鸿斌)11月24日,中央深改委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决议,提出要遵循电力市场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优化电力市场总体设计,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这是针对前不久全国多地出现的拉闸限电现象做出的重要部署。

  进入今年9月以来,全国多地一度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限电并非仅限于工业用电,很多地方还波及到居民用电,渖阳甚至路上的红绿灯都熄灭了,交通陷入混乱状况,辽宁省辽阳市的一家企业因突然限电造成生产事故,23位工人因排风不畅导致高炉煤气中毒。限电地区的企业和居民对此怨声载道,这是不难理解的。这种情况已很久没有出现了,这是很反常的。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全国的能源和电力保障供应问题高度关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能源供应保障,目前已得到有效缓解。

  去年以来中国及全球深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一些地方为了拉动投资和刺激经济,重新上马“两高”项目,今年上半年绝大多数省市区都未能完成双控目标,由此使得工业用电量明显增加,出现了缺电状况。

  另外从去年10月中国停止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使得煤炭进口量减少。加上今年内蒙产煤量同比下降,这一来煤炭的供应量就趋于减少,由此导致煤炭价格攀升,而中国一大半发电仍来自煤炭,这样一来发电量就会减少,缺电就难以避免。

  每年夏季,中国多地都必须开空调降温,一用就是四五个月,这在夏季用电中占比很高。本来到9月底南方凉快了就该不用空调了,但今年9月南方大部分地区还是持续高温,这一来用电量又增加很多。而到了10月后北方气温降低,陆续进入取暖季,这又使得煤炭需求及用电需求攀升,自然就出现电力供不应求的情况,于是各地不得不相继拉闸限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