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非遗展演贺新春
新春佳节,早饭刚过,辽宁省盘锦市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守波整理好要讲解和展示的作品,穿上志愿服务红马甲,赶向盘锦东北新发地农产品供应链中心。当天,盘锦市“家住辽河边,非遗中国年”传统文化节日志愿服务活动将在这里进行,张守波受邀讲解和展示盘锦苇画制作技巧和特色。
“今年春节,我特意用芦苇做了一只站立抱拳的毛茸小兔子,惟妙惟肖,十分可爱。”在路上,张守波告诉记者,他还要带几位观众,现场体验一下芦苇画的制作过程。
说罢,记者与张守波来到了活动地点。大门外,两串红灯笼高高挂起,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走进屋内,更是人声鼎沸,喜气洋洋。盘锦核雕、满族民间服饰、剪纸、皮影戏……各类非遗展示项目精彩纷呈,引得参观者们连连赞叹。
家住盘锦市兴隆台区惠宾街道康惠社区的李先生是一位文玩爱好者,特意带着孩子前来参观学习。小朋友刚一进门,就被展台上一艘宽大亮黄的木船模型所吸引。
“这是咱们盘锦特有的‘二界沟排船’模型。二界沟地处辽东湾半岛北部,濒临渤海,是盘锦附近受海水潮汐反复冲击形成的‘大潮沟’。”盘锦远航船厂厂长、二界沟排船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兴华介绍,“当地的渔民一直用手工的方式制造大型木船,造船时不仅构件排列整齐,而且极具视觉冲击力,故被称为‘排船’。”
在展台的另一旁,盘锦核雕技艺传承人郑家榜也忙得不可开交。她把自己珍藏多年的民国时期财神雕版带到展台,现场用特种纸张和印泥为大家制作财神迎新送福,引得不少观众驻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