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春天的火车走了80载

  中评社北京1月26日电/据新华每日电讯,1月19日22时09分,G1228次列车缓缓停靠在终点站沈阳北站。当最后一名旅客拉着行李箱安全离去,负责添乘该次列车的赵鹏也结束了当日的工作。走出站台,看着灯光下洁白的“子弹头”,他说这是一天中自己最放松的时刻。

  赵鹏是沈阳客运段动车二队一名指导车长,也是家里的第四代铁路人。时光荏苒,80多年来,这个家庭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到“复兴号”高铁列车,乘车环境从“脏乱差”变为“洁净美”……四代人,见证了不同时代的春运故事,也见证了中国铁路历史变迁。

  速度,从“80”到“300”

  赵鹏负责管理的高铁列车最高时速可达300多公里,这样的速度在80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赵鹏的太爷爷赵荣均曾经做过沈阳站的守车整备员,1940年参加工作。逢年过节,赵鹏常听爷爷赵振儒讲起太爷爷的故事。

  “那会儿铁路工人,干最苦最累的活,靠一点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赵振儒说,记忆中,父亲春节和平时一样,天不亮就去上工,主要工作就是往锅炉里添劈柴和煤,满车烟尘,一身煤灰。

  赵振儒说,那时的火车是最快时速只有80公里的“大篷车”,车厢黑黢黢的,座椅是木质的,火车头有日本的、美国的、苏联的……可谓“万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