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码头运转忙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位于珠江口的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进行探访。海风猎猎之中,辽阔的码头上空无一人,却井然有序地运转着。
站在南沙四期码头前沿,只见岸桥精准地抓取船上的集装箱,自动放置在无人驾驶的智能导引小车上,通过自动规划路径,智能小车将集装箱运往目的位置。接着,轨道吊自动对位,抓取集装箱后放达指定位置。整个作业过程行云流水。
“那些正在跑的橙色智能小车,我们简称IGV,它是南沙四期工程的一大亮点。”广州港南沙港区工程技术部副经理李树沛告诉记者,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在IGV上是全球首创。应用了北斗导航系统和5G通信技术的IGV可以进行任务指令的无线运输,路径灵活多变,可在码头堆场间自由穿梭,精准抵达每一个箱位。而同等规模下,智能化的码头可节约包括卡车司机、轨道吊机司机在内约70%的人力成本。
“就像家里的扫地机器人一样,IGV电量低到一定标准以下的话,它就会自己跑去充电,从而实现无限续航。”李树沛说。
除了这些敬业的码头“搬运工”,南沙四期工程的另一大亮点,是全球首创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码头信息系统。
“这套信息系统就像‘超级大脑’,通过发送各种指令,指挥码头的机械、车辆进行统一规划的协同动作。”李树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