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中评社北京1月20日电/据人民法院报报道,人民法院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这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这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谋划,吹响了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的号角。人民法院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学在“深”处,力求思想理论武装新提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力做好强化文章,紧紧围绕“五个牢牢把握”的要求,全面系统认识和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做好深化文章,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善于用政治眼光、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处理司法领域案件,保障宪法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确保法院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奋力做好转化文章,锚定人民法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的职责定位,深入思考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逻辑内涵和实现路径,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

  谋在“先”处,寻求服务发展大局新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牢记“国之大者”,立足审判职能,以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融入全局、服务大局、开创新局。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等关键指标,以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坚持谦抑、审慎、善意、文明司法理念,及时化解相关领域矛盾纠纷,切实保护好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营造稳定社会环境,聚焦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让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坚持底线思维,合力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塑造绿色生态环境,聚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