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受访大学生会教长辈用电子产品
就读于吕梁学院的李鑫淼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和姥姥“互换角色”。读幼儿园起,她就在姥姥的守护下长大,智能手机出现后,曾经的孩童化身姥姥的“小老师”。在她看来,教会姥姥使用智能手机,让因为地理距离而“走远”的亲密关系又回来了。
新兴技术飞速发展,一道“数字鸿沟”横亘在一些中老年人和数字生活之间,令他们无所适从。不过,随着“互联网原住民”长大成人,他们渐渐成为长辈的“小老师”,“数字反哺”也成为他们与长辈交流中的关键词之一。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来自142所高校学生填写的有效问卷3035份,95.19%受访者教过父母、祖辈或其他长辈使用电子产品,其中91.86%受访者会在过年返乡或放假回家时教长辈,远程语音或视频指导(33.81%)和远程截图、制作引导图(20.89%)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带长辈一起拥抱数字生活
“首席智能产品助手”的地位不可撼动,源自倪梦绮平日里孜孜不倦地答疑解惑。60多岁的奶奶几年前开始学习使用微信,从怎么发语音、怎么视频通话,到怎么发朋友圈、给别人点赞,遇到想学的问题她都要问倪梦绮。奶奶也在追赶电子产品潮流,看到别人发视频,也想试试看,在孙女的指导下,她学会了拍视频、把日常生活和好看的风景发到App,再分享给她的朋友。
倪梦绮还专门教了奶奶怎么用平板电脑。“老人平时能娱乐休闲的项目不多,奶奶喜欢看电视剧,因为电视的点播功能太复杂,手机屏幕又太小、看视频太累,我就把用平板电脑刷剧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