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介正:习拜会设立“护栏”合乎双方利益
中评社台北11月17日电(记者 黄筱筠)淡江大学战略所教授黄介正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习拜会”中美领导人视讯峰会就是“护栏”的一部分。双方都有意愿让彼此长期战略竞争中,可有各个不同方式保住这个护栏,不要让美中战略竞争,在不适当的时间点冲出护栏,跌下山谷造成更大冲突,这个是合乎双方利益。
《新华社》报导,习近平强调,“台海局势面临新一轮紧张,原因是台湾当局一再企图“倚美谋独”,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华”。这一趋势十分危险,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黄介正对此表示,这必须要等美方说法出来,中美双方说法对照才会比较完整。”
黄介正也认为,从中国国务院到国台办,都一再重申的立场。即使是习近平在拜登面前再说一次,也不会改变美国对台政策,也不会改变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是中方在美方面前表达立场,表达自己画下的红线,希望对方不要踰越。也许表达态度的层级或是口吻上,有比较高、比较明确,但是并没有更动改变过去,已经熟知的政策立场。
中美领导人峰会后,两岸关系有可能跟着缓和?黄介正表示,期望可以有阶段性的作用,可以让两岸紧张态势和缓下来。但并不表示峰会之后,美国就不会有军机去南海,也不会有美参众议员到台湾来访,更不意味台湾防空识别区里,不会再有中国大陆军机进入。
他认为,中美元首视讯峰会有开跟没开,其实对于台湾问题没有多大改变,不过,双面会面就是缓和、给彼此面子。但是双方气氛缓和,不代表过去做的事情就不做了,可能短期内会稍微给彼此面子。但是美国若有更多的军事行动,让中国大陆感到威胁,那就跟台湾没有关系,中国大陆的动作就不是针对台湾。
黄介正表示,中美也试图让全世界看到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对于解决国际问题、缓和区域景张,都能有带头作用,让国际社会稍微感到比较安心一点,最起码不会有越来越深的强权之间冲突发生。
这次见面降低中美关系紧张气氛?他表示,有稍微缓和,但是双方歧见仍非常高,中美对于该坚持部分,都没有退让或是放弃的迹象,双方立场彼此知之甚明,峰会并没有在重大歧见上有成果。但两人毕竟见了面,开场在电视镜头下,让全世界看到并没有针锋相对,无论是真的想要解决或是暂时纾缓紧张态势,还是有作用。
中美领导人峰会后对台湾影响?黄介正表示,对于台湾没有负面、也没有正面的影响,没有超出专家、政策圈的预期范围。对于长期关注美中台关系的人来说,今天峰会目的不是要解决问题,或是设法让对方退让,而是重申既有政策,多给对方一个提醒。
中评社台北11月17日电(记者 黄筱筠)淡江大学战略所教授黄介正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习拜会”中美领导人视讯峰会就是“护栏”的一部分。双方都有意愿让彼此长期战略竞争中,可有各个不同方式保住这个护栏,不要让美中战略竞争,在不适当的时间点冲出护栏,跌下山谷造成更大冲突,这个是合乎双方利益。
《新华社》报导,习近平强调,“台海局势面临新一轮紧张,原因是台湾当局一再企图“倚美谋独”,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华”。这一趋势十分危险,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黄介正对此表示,这必须要等美方说法出来,中美双方说法对照才会比较完整。”
黄介正也认为,从中国国务院到国台办,都一再重申的立场。即使是习近平在拜登面前再说一次,也不会改变美国对台政策,也不会改变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是中方在美方面前表达立场,表达自己画下的红线,希望对方不要踰越。也许表达态度的层级或是口吻上,有比较高、比较明确,但是并没有更动改变过去,已经熟知的政策立场。
中美领导人峰会后,两岸关系有可能跟着缓和?黄介正表示,期望可以有阶段性的作用,可以让两岸紧张态势和缓下来。但并不表示峰会之后,美国就不会有军机去南海,也不会有美参众议员到台湾来访,更不意味台湾防空识别区里,不会再有中国大陆军机进入。
他认为,中美元首视讯峰会有开跟没开,其实对于台湾问题没有多大改变,不过,双面会面就是缓和、给彼此面子。但是双方气氛缓和,不代表过去做的事情就不做了,可能短期内会稍微给彼此面子。但是美国若有更多的军事行动,让中国大陆感到威胁,那就跟台湾没有关系,中国大陆的动作就不是针对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