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月娥:期望明年二月恢复有规模通关
中评社香港11月6日电(记者 沈而忱 段晓鲁)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香港广东社团总会、香港中国企业协会、香港中资银行业协会、大湾区金融科技促进总会共同举办的“领航‘9+2’·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暨颁奖典礼”5日在香港举行。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致辞时指出,明白香港各界热切期盼免检疫通关,中央人民政府及特区政府的讨论、专家的对接均有良好的进展,期望明年2月可以恢复有规模的通关,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三周年时,举办大型论坛活动。
林郑月娥提到,全社会都在讨论和期待甚通关。“通关”是港人要免检疫进入内地,因为免检疫从内地来到香港其实已经落实了,无论是让香港居民免检疫回到香港的“回港易”计划,或者是非香港居民从内地来香港的“来港易”计划,都已经很顺利的落实了。已经有接近30万香港居民通过“回港易”回港,还有超过一万名非香港居民通过“来港易”免检疫来到香港,所以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怎样让香港居民能免检疫到内地进行商业、探访或其他活动。由于香港社会各界都是热切期盼能到内地,4日,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也发出了一个积极正面的信息,就是我们双方的讨论、专家的对接都已经得到良好的进展,希望到明年二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三周年的时候,能有比较具规模的通关,让我们可举办一些大型活动。
林郑月娥指出,在过去八个月的时间,香港特区政府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或者是按《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内容,做了不少工作。今年五月和九月,我们分别与广东省政府及深圳市政府举行了粤港合作联席会议和深港高层会晤暨深港合作会议,而深港高层会晤也是首次提升到由深圳市委书记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联合主持。我们探讨或已经敲定的项目,包括科技创新、金融、专业服务、前海发展、青年发展、教育和医疗等各个不同的范畴,都会在未来提升合作的水平,寻求更多政策创新和突破。目前,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一区两园”正全速推进;“跨境理财通”和债券通“南向通”也相继推出,而且受到市场欢迎;深圳市政府首次发债已经在香港举行了;另外,“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和“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也已经开展,反应非常热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顺利完成,建筑及工程专业服务的进一步开放措施陆续落实;而中央于九月公布的《前海方案》更是能促进香港专业服务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在高等教育方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医学院已经开始收录学生;而香港科技大学南沙校园的工程进展非常顺利,预计明年九月就可以开办;香港大学也已经敲定在深圳建设一所校园。
林郑月娥表示,在过去几个月,中央修订了《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我们也完成了本地立法,完善了特区的选举制度,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一个很好的基础。落实新的选举制度可以切实提升香港特区的管治效能,让香港迎来一个能做到行政主导的政治体制。在这个大背景下,在题为“齐心同行 开创未来”的《施政报告》中,我为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而且详细地说明如何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下,提升香港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八个中心的国际竞争力,为香港开拓更美好的未来。
她指出,《2021年施政报告》的重点和聚焦的议题是北部都会区。北部都会区的发展策略是香港特区政府首次把眼光放到香港境外,也超越了深港两地的界线,要把北部都会区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都会区。这个具突破性和前瞻性的策略是充分考虑到国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对香港的支持,也完全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前海方案》为我们带来的大量机遇。
她表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我们必须以“四新”的精神来驱动未来的发展,分别是“空间拓新”、“观念更新”、“政策创新”和“机制革新”。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我们必须要有“四通”的策略。这包括基建的连通,这个相对比较容易,现在我们很多交通基建都是跨境的、口岸都是“一地两检”的;另外是政策的贯通,这必须要在中央支持下,令专业服务的认证或是香港产业进入大湾区内地城市进行贯通;第三是机制的互通,由于深港的合作提升到一个新台阶,深港合作的机制也必须进入一个更互通的层面。最后是民心的相通,今次论坛很大部分正是在谈民心相通,包括青年发展和建设“人文湾区”,即文化艺术的相通。
中评社香港11月6日电(记者 沈而忱 段晓鲁)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香港广东社团总会、香港中国企业协会、香港中资银行业协会、大湾区金融科技促进总会共同举办的“领航‘9+2’·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暨颁奖典礼”5日在香港举行。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致辞时指出,明白香港各界热切期盼免检疫通关,中央人民政府及特区政府的讨论、专家的对接均有良好的进展,期望明年2月可以恢复有规模的通关,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三周年时,举办大型论坛活动。
林郑月娥提到,全社会都在讨论和期待甚通关。“通关”是港人要免检疫进入内地,因为免检疫从内地来到香港其实已经落实了,无论是让香港居民免检疫回到香港的“回港易”计划,或者是非香港居民从内地来香港的“来港易”计划,都已经很顺利的落实了。已经有接近30万香港居民通过“回港易”回港,还有超过一万名非香港居民通过“来港易”免检疫来到香港,所以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怎样让香港居民能免检疫到内地进行商业、探访或其他活动。由于香港社会各界都是热切期盼能到内地,4日,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也发出了一个积极正面的信息,就是我们双方的讨论、专家的对接都已经得到良好的进展,希望到明年二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三周年的时候,能有比较具规模的通关,让我们可举办一些大型活动。
林郑月娥指出,在过去八个月的时间,香港特区政府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或者是按《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内容,做了不少工作。今年五月和九月,我们分别与广东省政府及深圳市政府举行了粤港合作联席会议和深港高层会晤暨深港合作会议,而深港高层会晤也是首次提升到由深圳市委书记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联合主持。我们探讨或已经敲定的项目,包括科技创新、金融、专业服务、前海发展、青年发展、教育和医疗等各个不同的范畴,都会在未来提升合作的水平,寻求更多政策创新和突破。目前,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一区两园”正全速推进;“跨境理财通”和债券通“南向通”也相继推出,而且受到市场欢迎;深圳市政府首次发债已经在香港举行了;另外,“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和“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也已经开展,反应非常热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顺利完成,建筑及工程专业服务的进一步开放措施陆续落实;而中央于九月公布的《前海方案》更是能促进香港专业服务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在高等教育方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医学院已经开始收录学生;而香港科技大学南沙校园的工程进展非常顺利,预计明年九月就可以开办;香港大学也已经敲定在深圳建设一所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