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宗华:大湾区建设需要充分对接与交流
中评社香港11月6日电(记者 沈而忱 段晓鲁)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香港广东社团总会、香港中国企业协会、香港中资银行业协会、大湾区金融科技促进总会共同举办的“领航‘9+2’·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暨颁奖典礼”5日在香港举行。中联办副主任尹宗华在致辞时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完善机制,深化对接,进行充分的交流。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建机制、搭平台、多沟通、强协调,通过及时高效的沟通和互动,推动大湾区建设全方位的发展。
尹宗华提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在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大湾区建设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规划体系和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取得新的突破,充分彰显了“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勃勃生机。
尹宗华说,随着我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将步入加速推进的新阶段。今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设立了大湾区建设的专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公布实施;债券通、南向通和跨境理财通接连开通…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既为大湾区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更为香港长期繁荣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遇。
尹宗华表示,近几年,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紧紧抓住大湾区建设的有力时机,发挥自身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在林郑特首的带领下,特区政府成立了跨部门的高层委员会,负责统筹推进大湾区建设工作。上个月发表的年度施政报告,积极规划香港未来,以空间拓新、观念更新、政策创新、机制革新的四新理念,提出北部都会区的发展设想,勾划“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体现了担当作为的精神,受到社会舆论广泛好评。
尹宗华指出,香港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有背靠祖国的市场优势,由于世界广泛联络的区位优势,在大湾区建设中的角色不可替代,大有可为,也一定会大有作为。对此,他分享了三点个人思考:
第一,加强宣介,汇智合力。有调查显示,近六成香港市民意识到大湾区建设的机遇,75%的在港外国企业计划扩大在大湾区投资,希望大家结合亲身经历,讲好、宣传好大湾区的机会,进一步推进社会各界和在港、在国外企业积极投身大湾区建设,在参与建设大湾区建设的进程中,实现自身更好更快发展。
第二,完善机制,深化对接。三地社会经济制度和法律体系不尽相同,各方关注和需求会有差异,推进大湾区建设也会遇到一些需要协商解决的具体事宜。推进大湾区,特别是一些重点项目的实施,要事先充分对接和交流。特区提出的建设北部都会区建设更需要和连接的深圳加强沟通和协商。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建机制、搭平台、多沟通、强协调,通过及时高效的沟通和互动,推动大湾区建设全方位的发展。
第三,确定重点,着力推进。要发挥各方优势特长,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积极探讨在创科、经济、民生等领域,选定一批优先合作项目,共同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为全面推进大湾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不断积累经验。
国家主席习近平4日在第四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了《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的主旨演讲。他强调,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动高水平开放,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序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开放,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出台自由贸易服务区跨境贸易负面清单。中国将深度参与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国际合作,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尹宗华表示,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只要我们齐心同行,共谋发展,共创未来,精耕细作,开拓创新,就一定能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不断谱写“一国两制”伟大实践新篇章。
中评社香港11月6日电(记者 沈而忱 段晓鲁)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香港广东社团总会、香港中国企业协会、香港中资银行业协会、大湾区金融科技促进总会共同举办的“领航‘9+2’·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暨颁奖典礼”5日在香港举行。中联办副主任尹宗华在致辞时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完善机制,深化对接,进行充分的交流。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建机制、搭平台、多沟通、强协调,通过及时高效的沟通和互动,推动大湾区建设全方位的发展。
尹宗华提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在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大湾区建设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规划体系和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取得新的突破,充分彰显了“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勃勃生机。
尹宗华说,随着我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将步入加速推进的新阶段。今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设立了大湾区建设的专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公布实施;债券通、南向通和跨境理财通接连开通…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既为大湾区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更为香港长期繁荣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遇。
尹宗华表示,近几年,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紧紧抓住大湾区建设的有力时机,发挥自身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在林郑特首的带领下,特区政府成立了跨部门的高层委员会,负责统筹推进大湾区建设工作。上个月发表的年度施政报告,积极规划香港未来,以空间拓新、观念更新、政策创新、机制革新的四新理念,提出北部都会区的发展设想,勾划“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体现了担当作为的精神,受到社会舆论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