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新X系列首发星再获多项成果
2022年7月27日12时12分,由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的迄今我国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ZK-1A)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成功将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院抓总研制的“创新X”系列首发星,即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SATech-01),送入预定轨道。2022年9月,该星发布了首批科学成果,包括龙虾眼X射线成像仪(LEIA)的国际首幅宽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天图,伽马射线暴载荷(HEBS)的首个伽马暴等。经过4个多月的在轨持续测试与试验,该卫星近期又获得了令人振奋的第二批科学成果。
46.5纳米极紫外成像仪获得我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
46.5纳米极紫外太阳成像仪(SUTRI)是国际首台基于多层膜窄带滤光技术的46.5纳米太阳成像仪,用于探测50万度左右的太阳过渡区,由国家天文台联合北京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共同研制。
自2022年8月30日载荷开机以来获取了超过1.6TB的探测数据,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太阳过渡区探测。这也是继1973年美国天空实验室(Skylab)上的无缝光谱仪拍摄全日面46.5纳米图像(存在谱像混叠的缺陷)后,人类近半个世纪来首次在46.5纳米波段拍摄太阳的完整图像。
SUTRI拍摄的图像清晰地显示了过渡区网络组织、活动区冕环系统、日珥和暗条、冕洞等结构,这些结构的观测特征表明,SUTRI拍摄的确实是从太阳低层大气往日冕过渡的结构,符合预期。SUTRI已探测到多个耀斑、喷流、日珥爆发和日冕物质抛射事件,表明其数据适合研究各种类型的太阳活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