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多措幷举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一直以来,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煤电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方面仍将发挥基础和兜底作用。
据黄清介绍,自2021年10月以来连续15个月,集团自产煤炭月均产量保持在5000万吨峰值水平。2022年疆煤出区674万吨、同比增长176.9%,煤炭销量达到全国18%,电煤供应量占全国1/4。严格执行国家煤炭价格政策,带头签约履行电煤中长期合同“3个100%”。发电量1.14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14%。
除发挥煤炭、煤电“压舱石”作用外,清洁能源也在能源保供中“各显其能”。
“2022年,集团有序布局氢能、储能等新兴产业,持续完善涵盖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在内的新能源产业体系,统筹可再生能源‘基地式、场站式、耦合式’开发,加快推进西北‘风光火储’、西南‘风光水储’、东中部‘风光气氢储’等综合能源项目。”黄清表示,2022年新能源开工2557万千瓦,投产118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1%,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助力能源保供。
其中,宁夏宁东100万千瓦复合光伏、青海大柴旦一期50万千瓦光伏成功投运,全国首座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全容量幷网发电;黄河上游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玛尔挡水电站大坝填筑完成82%,旭龙水电站及3个抽水蓄能项目合计720万千瓦水电获得核准。